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
天末迷蓝嶂,江湄乱曲尘。
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
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
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
天末迷蓝嶂,江湄乱曲尘。
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
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
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在春天的生长与变化。
"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雨后的川原之上,静坐观赏着春光的美好,同时也寄寓了一种对即将过去的春日时光的留恋。
"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 韶光指的是春天温暖的阳光,这里形容春光即将消逝,但大自然已经准备展现新的颜色,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天末迷蓝嶂,江湄乱曲尘。" 这两句描绘了天边远处山峦被薄雾笼罩,以及河岸附近尘土飞扬的情景,展示了春日自然界的另一面。
"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 重重的柳絮使得难以辨识出树木的轮廓,而隐秘的鸟儿也无处可藏,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春天植物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情景。
"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 这里则是描绘大自然在晴好的气候中,如同戏剧的帷幕徐徐拉开,而野草铺展开来,显得生机勃勃。
"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最后两句传达了清晨乡间的宁静,只有偶尔有人踩踏着青色的草地,留下一串串的足迹,这既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深切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独特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世界,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与对自然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