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敞开丘壑拱,石径曲绕芳菲稀。
熟知野兴几人得,忍使春风转眼归。
茅斋敞开丘壑拱,石径曲绕芳菲稀。
熟知野兴几人得,忍使春风转眼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风光图。首句“茅斋敞开丘壑拱”,以“茅斋”作为主体,展现了一座简朴而自然的居所,周围被山峦环抱,仿佛与世隔绝,又与大自然紧密相连。接着,“石径曲绕芳菲稀”,描绘了通往这处居所的小径,蜿蜒曲折,两旁稀疏地生长着鲜花和绿草,透露出一种淡雅而幽静的氛围。
“熟知野兴几人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之乐的向往与感叹,似乎在说,能够真正体会到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这既是对当时社会中人们忙于尘世纷扰、难以亲近自然的一种感慨,也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忍使春风转眼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春风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生命与希望的使者。诗人不忍心看到春天的美好转瞬即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珍惜当下、把握时光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
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
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由来自是烟霞客,早已闻名诗酒间。
天阙因将贺表到,家乡新著赐衣还。
常吟卷里新酬句,自话湖中旧住山。
吴越主人偏爱重,多应不肯放君闲。
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
宅边青桑垂宛宛,野蚕食叶还成茧。
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
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
鸱枭养子庭树上,曲墙空屋多旋风。
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