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
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
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
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
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首句“餐霞卧旧壑”将诗人的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散发谢远游”则透露了诗人不再追求外在世界的喧嚣,而是选择归隐山林之中。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中,山蝉鸣叫于枯桑之上,使诗人意识到时节的变迁,这里的“始复知天秋”表明了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悟。
接下来的“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则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远处的大雁与诗人告别,而越地的燕子也在江边的楼阁中与诗人道了别,这些都是对遥远朋友的思念和不舍。
“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通过风卷沙土、雾气笼罩山洲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使人感到秋天的凉意与孤独感。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则是对景色的描写,黄昏时分的云彩和河水中的寒流,都在强调秋日的冷清与淡远。
诗尾两句“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哀与不尽的泪水,这种情感是由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深处的思念交织而成。
最后,“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中的蘅兰(一种草本植物)在秋风中摇曳,引发了诗人更深层次的感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一种抒情。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精美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一个远离尘世、怀抱秋思的隐逸之士形象。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是背景,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和表达的手段,使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
樾深楼头风雨多,落花满径将奈何。
有时飞入扁舟去,粘尊泊棹香盈波。
不惜落花起,但惜芳春回。
丰隆阿香亦知意,霁色似为山人开。
汀蒲渚荇增光洁,曲池文榭生佳气。
送酒遥停竹外舟,闻钟始觉山间寺。
夜深萧鼓乐未央,堂前灯烛相辉煌。
骊驹在道已促驾,主人惜别还称觞。
君不见苏子与同舟歌赤壁,回首江山已难识。
文珠生合浦,美玉产蓝田。
白虹贯穷旻,潜光媚重渊。
幽深岂不远,至宝纷目前。
散樗盈道傍,匠石相弃捐。
嫫母充井闾,形容希见怜。
婘华自钟眷,丑拙夫奚叹。
从古谅斯造,谁能测其然。
姬公勤日赅,孔辙母停巡。
多才信为累,居德日已迁。
轮辕迈攸往,致饬在朱殷。
姱脩起神媚,荏苒伤岁年。
愿言惧流光,毋为贻悔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