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棹驻回流,门登西虎丘。
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
倚殿松株涩,欹庭石片幽。
青蛾几时墓,空色尚悠悠。
轻棹驻回流,门登西虎丘。
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
倚殿松株涩,欹庭石片幽。
青蛾几时墓,空色尚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中寺庙景象。"轻棹驻回流",用轻快的船桨划水,游人在水面上停留,观赏着周围的美景;"门登西虎丘",诗人步行至西边的虎丘之巅,心旷神怡。"雾青山月晓",山间弥漫着淡淡的晨雾,与初升的明月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云白海天秋"则展现了广阔天空与远方海洋在秋日的宁静对望。
诗中接下来的几句"倚殿松株涩",诗人靠坐在寺庙前的古老松树下,那些粗糙的枝干似乎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欹庭石片幽",庭院中的碎石小径被繁茂的植被所掩映,显得格外幽深。"青蛾几时墓",诗人或许在思考那些古代的隐者,他们何时埋骨于此山之中,留下了什么样的故事;最后"空色尚悠悠"一句,则是对那份超然物外、寂静无声的自然景象的感慨,似乎时间在这里凝固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