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开山驿中,小阑红白各分丛。
浓妆独向风前立,素质如从月下逢。
明媚并超尘世色,妖娆均得化神功。
谁知倾国倾城者,一往滔滔万古同。
芍药花开山驿中,小阑红白各分丛。
浓妆独向风前立,素质如从月下逢。
明媚并超尘世色,妖娆均得化神功。
谁知倾国倾城者,一往滔滔万古同。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驿之中芍药花盛开的景象,诗人薛瑄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芍药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芍药花开山驿中”,点明地点与时节,芍药在山驿中绽放,预示着春意盎然。接着,“小阑红白各分丛”描绘了芍药花丛的色彩对比,红白相间,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诗人进一步通过“浓妆独向风前立,素质如从月下逢”两句,将芍药花比作精心装扮的女子,在风中独立,其纯洁如同月下的邂逅,既表现了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高洁的品质。
“明媚并超尘世色,妖娆均得化神功”两句,赞美了芍药花不仅美丽,更超越了世俗之色,其妖娆的姿态仿佛是神力所化,赋予了花更为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最后,“谁知倾国倾城者,一往滔滔万古同”表达了对芍药花的赞叹之情,认为其美丽足以让世人倾倒,这种美跨越时空,永恒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与内在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与赞美。
秋泛渺无际,鼓枻明月时。
水流月与俱,未棹舟已移。
流坎任行止,林壑非有期。
引领望天未,啸歌怀所思。
寒光积水生,空籁吹沦漪。
悠游慕潜鳞,长与世网辞。
何事罥尘鞅,役我双鬓丝。
聊从渔父去,纶竿互相持。
志亦不在鱼,无复羡临池。
采芰持之归,月落已横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