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屐齿惊苍苔,可是渊明归去来。
平生此老用不尽,黄金无数寒香开。
忽闻屐齿惊苍苔,可是渊明归去来。
平生此老用不尽,黄金无数寒香开。
这首诗《题朋江朱望震成趣园》由明代诗人罗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画面。
首句“忽闻屐齿惊苍苔”,以“屐齿”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访客踏过青苔小径的情景,仿佛能听到轻微的脚步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可是渊明归去来”一句,借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暗示了主人公可能有着与陶渊明相似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平生此老用不尽,黄金无数寒香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平生此老用不尽”中的“此老”,既可理解为对陶渊明的敬仰,也可视为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意味着无论经历多少岁月,这种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都不会消减。后一句“黄金无数寒香开”,则以“黄金”象征财富或世俗的追求,与“寒香”相对,强调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而非物质财富的重视。这里的“寒香”可能指的是梅花或其他冬季开放的花朵,其香气在寒冷中依然飘散,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与隐逸生活的淡泊名利相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人理想人格的颂扬。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橹。
暗将一点归心,试托醉乡分付。借问西楼在否。
休忘了盈盈,端正窥户。
铁马春冰,柳蛾晴雪,次第满城箫鼓。
闲见谁家月,浑不记、旧游何处。
伴我微吟,恰有梅花一树。
奚囊谢屐。向芙蓉城下,□□游历。
江上沙鸥何所似,白发飘飘行客。
旷海乘风,长波垂钓,欲把珊瑚拂。
近来杨柳,却怜浑是秋色。
日暮空想佳人,楚芳难赠,烟水分明隔。
老病孤舟天地里,惟有歌声消得。
故国荒城,斜阳古道,可奈花狼藉。
他时一笑,似曾何处相识。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休道北枝寒。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