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梅花、斜倚竹篱边。休道北枝寒。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休道北枝寒。
□□□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
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
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
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
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
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
这首词作于北宋时期,是一位擅长填词的文人之作。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梅花之词,诗中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姿态,更融入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慕。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开篇即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梅花傲立竹围之中的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紧接着“休道北枝寒。□□□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则是通过梅花的寒冷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在“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中,诗人运用了精美绝伦的意象,将音乐之美与友情之珍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共鸣。而接下来的“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则是诗人对昔日友情的追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所展现出的豁达与超脱。
最后,“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一段,不仅是在赞美词中所表现的艺术境界,更是在表达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以及对友情深情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观念。其用意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集情与景、事与理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