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十里馀,苍莽迎远目。
桑枝强峥嵘,榆柳已先秃。
谁言禾黍熟,饥鸟不满腹。
平时想郊居,至此思邑屋。
北风吹层阴,冉冉白日速。
及归已云暮,景色异初瞩。
去年十二月,踏雪兹往复。
嗟今再见冬,回首如信宿。
出郭十里馀,苍莽迎远目。
桑枝强峥嵘,榆柳已先秃。
谁言禾黍熟,饥鸟不满腹。
平时想郊居,至此思邑屋。
北风吹层阴,冉冉白日速。
及归已云暮,景色异初瞩。
去年十二月,踏雪兹往复。
嗟今再见冬,回首如信宿。
此诗《出郭》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描绘了诗人离开城郭后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变化。
首句“出郭十里馀,苍莽迎远目”描绘了诗人离开城郭后,行进约十里的景象,远处的景物苍茫而广阔,迎接他的视线。接着,“桑枝强峥嵘,榆柳已先秃”两句,通过对比桑枝的坚韧与榆柳的凋零,展现了季节更迭的痕迹。随后,“谁言禾黍熟,饥鸟不满腹”以鸟儿觅食的场景,暗示了丰收与饥饿并存的现实,引人深思。
“平时想郊居,至此思邑屋”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反思。接着,“北风吹层阴,冉冉白日速”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时间的匆匆流逝。最后,“及归已云暮,景色异初瞩”写出了诗人返回时,夕阳西下,景色与出发时大不相同的情景。而“去年十二月,踏雪兹往复”则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相似经历,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如梭的感慨。“嗟今再见冬,回首如信宿”则在结尾处抒发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季节变化的感悟,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