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泛渺无际,鼓枻明月时。
水流月与俱,未棹舟已移。
流坎任行止,林壑非有期。
引领望天未,啸歌怀所思。
寒光积水生,空籁吹沦漪。
悠游慕潜鳞,长与世网辞。
何事罥尘鞅,役我双鬓丝。
聊从渔父去,纶竿互相持。
志亦不在鱼,无复羡临池。
采芰持之归,月落已横陂。
秋泛渺无际,鼓枻明月时。
水流月与俱,未棹舟已移。
流坎任行止,林壑非有期。
引领望天未,啸歌怀所思。
寒光积水生,空籁吹沦漪。
悠游慕潜鳞,长与世网辞。
何事罥尘鞅,役我双鬓丝。
聊从渔父去,纶竿互相持。
志亦不在鱼,无复羡临池。
采芰持之归,月落已横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秋夜之中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秋泛渺无际,鼓枻明月时”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秋夜湖面,月光如水,照亮了诗人独自行舟的旅程。接下来,“水流月与俱,未棹舟已移”则通过流水与月光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流坎任行止,林壑非有期”两句,诗人以舟行于水,任由水流引导,表达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紧接着,“引领望天未,啸歌怀所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他仰望天空,吟唱着心中的思念,情感深沉而内敛。
“寒光积水生,空籁吹沦漪”描绘了夜晚湖面上的景象,寒光映照在水面上,空旷的风声吹动着涟漪,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悠游慕潜鳞,长与世网辞”,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解脱。
然而,“何事罥尘鞅,役我双鬓丝”两句,诗人又陷入了对现实的反思,感叹自己被世俗的枷锁所束缚,岁月流逝,两鬓斑白。最后,“聊从渔父去,纶竿互相持。志亦不在鱼,无复羡临池。采芰持之归,月落已横陂。”诗人决定效仿渔父,放下世俗的追求,过上一种简单自在的生活,不再羡慕那些表面的繁华,而是享受自然的美好,最终在月落之时,带着收获的菱角,回到了平静的湖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社会束缚的无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