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曲风寒战齿牙,不知高树已翻鸦。
远持斤斧黏冰片,旋斫柴薪带雪花。
市上淂钱沽斗酒,担头悬笠插山茶。
路人试问归何处,笑指西陵是我家。
湖曲风寒战齿牙,不知高树已翻鸦。
远持斤斧黏冰片,旋斫柴薪带雪花。
市上淂钱沽斗酒,担头悬笠插山茶。
路人试问归何处,笑指西陵是我家。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其五)西陵雪樵》描绘了一幅冬日湖边生活的画面。首句“湖曲风寒战齿牙”,通过“风寒”和“战齿牙”生动地传达出湖边的寒冷刺骨,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严酷。接着,“不知高树已翻鸦”暗示天色渐晚,乌鸦归巢,更显寂寥。
诗人笔下的劳动者形象鲜明:“远持斤斧黏冰片,旋斫柴薪带雪花。”他顶着风雪,手持斧头在湖边砍柴,冰雪覆盖的木柴上还带着雪花,展现了冬季劳作的艰辛与诗意。
“市上得钱沽斗酒,担头悬笠插山茶”两句,写诗人辛勤劳作后,用赚来的钱买酒解渴,担头上挂着斗笠,插着山茶,生活虽然简朴,却透出一丝满足和闲适。
最后两句“路人试问归何处,笑指西陵是我家”,诗人面对路人的询问,以轻松的微笑和指向西陵的动作,流露出对家园的归属感和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自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雪樵的生活场景,既有劳动的艰辛,又有生活的乐趣,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
瘴海空山热,雷州白日昏。
片心应为法,万里独无言。
人尽酬恩去,平生未感恩。
欲退无因贵逼来,少仪官美右丞才。
青袍早许淹花幕,霜简方闻谢柏台。
金诺静宜资讲诵,玉山寒称奉尊罍。
西峰有客思相贺,门隔潇湘雪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