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其三》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其三》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鹤岭僧来细话君,依前高尚迹难群。

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丹访葛洪无旧灶,诗寻灵观有遗文。

莫将离别为相隔,心似虚空几处分。

(0)
注释
鹤岭:指修行者或隐士居住的山岭,象征高洁之地。
僧来:僧人到来,可能指传递信息的人。
细话:详细述说。
君:指代被谈论的人,此处可能是一位隐士或高士。
依前:依旧,和以前一样。
高尚:德行高洁,超脱世俗。
迹难群:行为难以与普通人相提并论,特立独行。
自抛:自己舍弃。
南岳:中国五岳之一,这里泛指名山,也可能特指湖南的衡山。
三生石:象征前世、今生、来世的石头,常用于表达缘分和誓言。
长傍:长久地依附或伴随。
西山:泛指西方的山,不一定特指某一座山,象征隐逸之地。
丹访:探访炼丹之处。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此处代表求仙问道。
无旧灶:找不到昔日的炼丹炉灶,暗示时间久远或事物变迁。
诗寻:通过诗歌寻找。
灵观:可能指道观或高人,此处代表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地。
遗文:遗留下的文章或诗词。
莫将:不要。
离别:分开,告别。
为相隔:当作相互隔离的原因。
心似虚空:心灵空明,没有界限。
几处分:没有几个分处,即没有分离的地方,表示心心相印,没有距离。
翻译
仙鹤岭上的僧人来细说你的事,依旧超凡脱俗,行为难得与人群相匹。
自己舍弃了南岳的三生石,长久地依傍在西山的几片云旁。
寻求丹药探访葛洪但已不见旧日炼丹灶,寻找诗句却能在灵观遗留的文章中找见。
不要把离别当作彼此的阻隔,心灵就像虚空一样,没有分处所限。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与山水之美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鹤岭僧来细话君”,开篇即以一位来自鹤岭(可能是某座山名)的僧人为引,通过他们之间的细谈,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交往。"依前高尚迹难群"表明诗人对于那种高洁、不羁的生活状态有着向往,但同时也感到难以达到或加入。

接下来的“自抛南岳三生石”和“长傍西山数片云”,则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南岳的仙石与西山的流动之云,来象征诗人追求永恒不变的精神境界,以及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丹访葛洪无旧灶"中,提及了丹道鼻祖葛洪,这里“无旧灶”可能暗示着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纯净修行的生活方式。紧接着,“诗寻灵观有遗文”,则是通过对古代灵观(可能指某座道观)的探访,寻找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或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最后两句“莫将离别为相隔,心似虚空几处分”,则是在强调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无论是物理上的离别还是精神上的分隔,都不能影响内心的宁静和完整。"心似虚空几处分"更是表达了一种禅宗中“身在庐中心在林”的境界,仿佛心灵可以随意穿梭于宇宙之中,不受任何束缚。

总体来看,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联结,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禅悦生活状态的深刻向往。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赠别卢行之三绝·其三

百金买得玉麒麟,千里看他气欲奔。

知子犹能守家法,不应骑去傍人门。

(0)

酬戴禹功闻蛙三绝诗·其二

春来蛙黾满陂湖,勿为繁声便疾渠。

万物尔时均长养,洒灰未可信前书。

(0)

送高宰

长爱西湖无点尘,楼台倒影杂星辰。

未能把钓为閒客,且喜鸣琴有主人。

摇桨何妨长载月,新堤最好是游春。

何须更说林间雉,看取熙熙百里民。

(0)

过敏叔次韵

花县曾联令宰裾,神都今喜没阶趋。

青云羽翼看一鹗,秋水精神识二雏。

历览何如少陵集,新诗便是梓州图。

狂吟大胆谁知我,敢向龙门捋虎须。

(0)

和左与言

贫病年来谢还往,交亲书问可相闻。

如何旧好怀天末,犹及新诗寄海濆。

吾子叔孙尽咸籍,主人兄弟亦机云。

群居犹有游从乐,官况凄凉独广文。

(0)

酬卢行之

绿分冰片碎,金拂柳丝长。

腊雪犹含冻,春风何太忙。

会看莺出谷,不羡雁随阳。

谁忆江梅发,风流八米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