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题十七首·其八》
《失题十七首·其八》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承恩天上有佳期,暂向亲庭捧寿卮。

落叶拂衣秋漠漠,飞云引目路迟迟。

催人白发时难缓,报国丹心剑自知。

我在鸳班当拄笏,春风争看凤来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人生与国家的多重情感与责任,既有对家庭亲情的深情厚谊,又有对国家忠诚的赤子之心。首句“承恩天上有佳期”,似乎在暗示诗人得到了某种来自上天的恩赐或机遇,但紧接着的“暂向亲庭捧寿卮”则将话题转向了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家庭的关怀。

“落叶拂衣秋漠漠,飞云引目路迟迟”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落叶随风飘零,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飞云在天空中悠然自得,又仿佛是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催人白发时难缓,报国丹心剑自知”则是对个人命运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白发生长的速度难以控制,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而“报国丹心剑自知”则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决心,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忠诚也如同剑一般坚定。

最后,“我在鸳班当拄笏,春风争看凤来仪”两句,可能是在想象自己在官场中的形象,以及对未来可能取得成就的期待。鸳班,可能是指官场中的职位,拄笏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手杖,象征着官职和权力。春风争看凤来仪,则是用凤凰的来临比喻自己的成功或重要性,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国家、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亲情的珍视,也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情怀。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介休郭有道墓

中郎碑版照当时,立石争镌幼妇词。

谁似先生无愧色,斜阳下马拂残碑。

(0)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二

百家玉子十家温,巴什何能比阿浑。

为问千家明伯克,滋生可有毕图门。

(0)

又和嶰翁中秋感怀原韵二首·其一

三载羲娥下阪轮,炎州回首剧伤神。

招魂一恸登临地,投老相看坎壈人。

玉宇琼楼寒旧梦,冰天雪窖著闲身。

麻姑若道东溟事,莫使重扬海上尘。

(0)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四

一骑才过即闭关,中原回首泪痕潸。

弃繻人去谁能识,投笔功成老亦还。

夺得胭脂颜色淡,唱残杨柳鬓毛斑。

我来别有征途感,不为衰龄盼赐环。

(0)

闽清民歌

彼寇来雠兮,得吾侯而蒙休。

彼寇远遁兮,吾侯锡我室家之无忧。

(0)

贺谢太后、度宗寿联

圣母神子,万寿无疆,复万寿无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