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老垂杨,初成野菼。荷花荷叶高于槛。
便从槛上摘荷花,江亭即作沙棠舰。
天末风凉,湖心月澹。一声渔唱开诗胆。
隔花似有可人来,新疴谁道狂情减。
已老垂杨,初成野菼。荷花荷叶高于槛。
便从槛上摘荷花,江亭即作沙棠舰。
天末风凉,湖心月澹。一声渔唱开诗胆。
隔花似有可人来,新疴谁道狂情减。
这首《踏莎行·湖心亭》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景图。
“已老垂杨,初成野菼。” 开篇以垂杨与野菼(一种草本植物)的生长状态,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自然更迭的氛围。垂杨的老态与野菼的新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永恒。
“荷花荷叶高于槛。” 荷花与荷叶在栏杆之上显得格外高大,不仅展现了夏日荷花的盛放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便从槛上摘荷花,江亭即作沙棠舰。” 描述了诗人从栏杆上采摘荷花,仿佛将这朵荷花作为船帆,使江亭瞬间化为一艘沙棠舰,充满了浪漫与想象。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也寓示着心灵的自由与飞翔。
“天末风凉,湖心月澹。” 天边的风渐渐变得凉爽,湖面上的月色显得柔和而淡雅。这两句描绘了夜晚湖面的宁静与美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一声渔唱开诗胆。” 一声悠扬的渔歌唱响,仿佛触动了诗人的内心深处,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不仅是对渔歌的赞美,也是诗人情感与自然共鸣的体现。
“隔花似有可人来,新疴谁道狂情减。” 最后两句,诗人似乎隔着花丛,感受到了有人的到来,尽管身体尚有疾病,但这份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并未减少他的热情与激情。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病痛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病痛中仍能保持乐观与创造力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