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滕王阁上筵,送行冠盖半同年。
珠帘细雨飞晴昼,金瓮晴虹喷碧天。
作记何须论王勃,抗章宁肯愧梅仙。
若持马鬣天瓢去,还念西山乞雨篇。
遥想滕王阁上筵,送行冠盖半同年。
珠帘细雨飞晴昼,金瓮晴虹喷碧天。
作记何须论王勃,抗章宁肯愧梅仙。
若持马鬣天瓢去,还念西山乞雨篇。
这首诗描绘了在滕王阁上为友人送别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离别之情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遥想滕王阁上筵”,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历史的瞬间,滕王阁作为古代文人聚会之地,此处的宴会自然充满了文采与风雅。
“送行冠盖半同年”一句,点出了送行的队伍中不乏同年进士,暗示了友人间深厚的同窗情谊。接下来,“珠帘细雨飞晴昼,金瓮晴虹喷碧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景象描写,珠帘如同细雨在晴朗的白天轻舞飞扬,金瓮喷出的晴虹则映照着碧蓝的天空,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作记何须论王勃,抗章宁肯愧梅仙”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鼓励,即使不需以王勃的名篇来作序,也无需因未能达到梅仙(梅尧臣)的高度而自惭形秽,体现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与期待。
最后,“若持马鬣天瓢去,还念西山乞雨篇”则是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祝愿,希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像古人一样,心怀百姓,关注民生疾苦,如同西山祈雨般,为人民带来福祉。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厚感慨,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人文关怀。
唐人画马如相马,□□不在驪与共。
天機入神即挥灑,气脱毫素先腾骧。
昔年曾画穆王游八极,八龙之骏雲五色。
後来又寫越影超光脱丹碧,後来又寫汉武窮渥洼。
复见神驹来汉家,势走滅没開风沙。
壮哉此马健且雄,玉花徧身雲满鬉。
首如渴烏眼如电,皎如疋练横晴空。
使之陷阵当破敌,万马不敢先秋风。
如何解鞍脱其馽,纵尔俶儻如游龙。
君不见四海罷征战,九夷尽梯航。
方将却尔宛水之西,归尔华山之陽。
幸逢韩供奉寫尔神,杜拾遗歌尔良。
赠尔支道林,愛尔神骏懸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