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孤舟触处游,烟花三月醉苏州。
湖山有意迎青雀,尘土无由到白鸥。
吴苑隋城浮世梦,范祠周庙古风流。
却孤阳羡新茶约,又把吴川旧酒筹。
身世孤舟触处游,烟花三月醉苏州。
湖山有意迎青雀,尘土无由到白鸥。
吴苑隋城浮世梦,范祠周庙古风流。
却孤阳羡新茶约,又把吴川旧酒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苏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深情赞美。首句“身世孤舟触处游”,以孤舟比喻自己的漂泊生活,表达了诗人虽身世飘零,却能随遇而安,游历四方的情怀。接着“烟花三月醉苏州”,点出春日苏州的繁华景象,诗人仿佛在烟霞缭绕中沉醉,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湖山有意迎青雀,尘土无由到白鸥”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以情感,青雀象征着自由与活力,白鸥则代表了纯净与超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吴苑隋城浮世梦,范祠周庙古风流”则将目光转向历史,吴苑和隋城是古代苏州的象征,范祠和周庙则是文化传承的标志,诗人在这里感慨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积淀,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
最后,“却孤阳羡新茶约,又把吴川旧酒筹”,诗人回到阳羡(今江苏宜兴)品新茶,在吴川(泛指苏州地区)斟旧酒,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他对地方风物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我来於潜县,知有老聃族。
王气歇唐家,孙支散幽谷。
居然多仕版,壁列登科录。
生儿皆可爱,大小芝兰馥。
大者初试归,两眼如明烛。
小者才读书,应对机锋速。
他乡客重午,菖蒲随饮俗。
老去卧家山,如梦开诗牍。
庙食於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西需一位京朝郎,官虽示显善声场。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倒春中偏饮和。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满眼各为君父子,谁忧平地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