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友》
《答友》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去年曾读寄来诗,今日相逢是旧知。

沧海尽能容濩落,华山何必问希夷。

长松强项霜凝野,翠竹摇头月满池。

休问当时王谢燕,滔滔流水自东之。

(0)
鉴赏

这首诗《答友》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感慨与哲思。

首联“去年曾读寄来诗,今日相逢是旧知”,诗人回忆起去年收到友人的诗作,如今得以在现实中相遇,感慨万千,将过往的书信交流与眼前的重逢联系起来,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沧海尽能容濩落,华山何必问希夷”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广阔的海洋能够包容一切的豪迈,反衬出华山的巍峨与神秘。这里借景抒情,暗示了人生的广阔与复杂,以及面对困难时的豁达态度。

颈联“长松强项霜凝野,翠竹摇头月满池”,描绘了一幅冬日雪野中,长松坚韧不屈,翠竹轻摇于月光下的景象。长松象征着坚强与毅力,翠竹则寓意着柔韧与高洁,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尾联“休问当时王谢燕,滔滔流水自东之”,化用了“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典故,以燕子的迁徙比喻世事的变迁,暗示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同时,以“滔滔流水自东之”结束,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自然流转,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
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
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

(0)

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 严前为郡守

已留旧政布中和,又付新词与艳歌。
但是人家有遗爱,就中苏小感恩多。

(0)

泛小(舟仑)二首

水一塘,(舟仑)一只。
(舟仑)头漾漾知风起,(舟仑)背萧萧闻雨滴。
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
船缓进,水平流。
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
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0)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

洞房门上挂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
还似初生三日魄,嫦娥满月即成珠。
爱惜肯将同宝玉,喜欢应胜得王侯。
弄璋诗句多才思,愁杀无儿老邓攸。

(0)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

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
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慵人。
岂有吟诗客,堪为持节臣。
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
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铅刀磨欲尽,银印换何频。
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
虚迎复虚送,惭见两州民。

(0)

答刘和州禹锡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