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搀枪起,东南天一隅。
危城忌投鼠,丛薄诈鸣狐。
同与名空借,共和道亦殊。
练丝悲墨翟,歧路哭杨朱。
廉耻充然丧,纲常不可扶。
营营降贼辈,滚滚搢绅徒。
岂有心兵恃,全蒙口惠愚。
知交化豺虎,涕泗满江湖。
易水波犹定,钟山气不孤。
元戎告三捷,指望造天诛。
何处搀枪起,东南天一隅。
危城忌投鼠,丛薄诈鸣狐。
同与名空借,共和道亦殊。
练丝悲墨翟,歧路哭杨朱。
廉耻充然丧,纲常不可扶。
营营降贼辈,滚滚搢绅徒。
岂有心兵恃,全蒙口惠愚。
知交化豺虎,涕泗满江湖。
易水波犹定,钟山气不孤。
元戎告三捷,指望造天诛。
这首诗《忧乱》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和对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感慨。
首联“何处搀枪起,东南天一隅”描绘了战乱四起的景象,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危城忌投鼠,丛薄诈鸣狐”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即使是微小的行动也可能引发大祸,暗喻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与危险。
“同与名空借,共和道亦殊”揭示了政治体制下的矛盾与分裂,即使名义上追求共同的目标,实际上道路却各不相同,反映了政治体制内部的分歧与混乱。
“练丝悲墨翟,歧路哭杨朱”运用典故,墨翟和杨朱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这里表达了对不同思想流派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态度的悲哀与无奈,以及对道德沦丧的深深忧虑。
“廉耻充然丧,纲常不可扶”直指社会道德的败坏,强调了传统价值观的缺失,以及恢复这些价值的困难。
“营营降贼辈,滚滚搢绅徒”批评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原则的人,无论是降敌者还是官僚阶层,都因贪欲而丧失了应有的道德操守。
“岂有心兵恃,全蒙口惠愚”指出,真正的力量不应依赖于武力或虚伪的承诺,而是建立在真诚与智慧之上。
“知交化豺虎,涕泗满江湖”描绘了友情的破碎与社会风气的恶化,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友谊如同野兽般残忍,泪水在江湖间流淌,象征着社会的冷漠与痛苦。
“易水波犹定,钟山气不孤”引用历史典故,易水之畔燕太子丹送别荆轲,钟山则指古代的名山,表达了尽管历史的波澜已经平息,但社会的风气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最后,“元戎告三捷,指望造天诛”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取得胜利,同时也暗示了对正义与惩罚的渴望,期待能有力量来纠正社会的不公与混乱。
整体而言,《忧乱》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批判,以及对道德重建的渴望,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
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
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随我上虚无。
携持赖有竹都尉,偃蹇更逢松大夫。
山积五仓窥石□,霞拖九芒觅丹炉。
圣泉闻说经汤旱,中有龙蟠不用雩。
倚窗闲嗅梅花,霜风入袖寒初透。
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见梅如旧。
白发青衫,苍头玄鹤,花前尊酒。
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正风雨、年时候。
不怕参横月落,怕人生、芳盟难又。
高楼何处,寒英吹落,玉龙休奏。
前日花魁,后来羹鼎,总归岩岫。
但逋仙流落,诗香留与,孤山同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