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花洲曲入沧溟,屋里山移碣石青。
江革坐持菩萨戒,扬雄归守太玄经。
三千水击犹抟羽,四百峰疏好勒铭。
筋力傥能从父老,荷锄吾欲斸松苓。
赤花洲曲入沧溟,屋里山移碣石青。
江革坐持菩萨戒,扬雄归守太玄经。
三千水击犹抟羽,四百峰疏好勒铭。
筋力傥能从父老,荷锄吾欲斸松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首句“赤花洲曲入沧溟”以“赤花洲”与“沧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与深邃,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接着,“屋里山移碣石青”一句,通过“屋里山”的移动和碣石的青色,进一步强化了自然景象的动态美,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变化。
“江革坐持菩萨戒,扬雄归守太玄经”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江革与扬雄融入其中,通过“菩萨戒”与“太玄经”,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与学问追求的向往。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也暗含了诗人自身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三千水击犹抟羽,四百峰疏好勒铭”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三千水击”与“四百峰疏”描绘出宏大的自然景观,同时“犹抟羽”与“好勒铭”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珍视。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又蕴含了对人类文明传承的思考。
最后,“筋力傥能从父老,荷锄吾欲斸松苓”表达了诗人愿意投身于自然,与父老乡亲共同劳作的愿望。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朴素的人文关怀,即与自然和谐共处,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对影街杯,影且前来,吾方思之。
算乘时只合,兔园传册,成名何用,狐穴搜诗。
世上举肥,宫中磨蝎,大药难将造物医。
安予拙,且听竽南郭,植杖东篱。小园清映涟漪。
有密竹、疏花事事宜。
更多情绿绮,琴心解渴,撩人翠妩,黛色忘饥。
饱看文君,风吹鬓影,此乐诚然不可支。
谁相问,道茂陵闲散,谢客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