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宴虞山招真治来云阁荅邓子文度一首》
《宴虞山招真治来云阁荅邓子文度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邓子儒林秀,婆娑六艺场。

定居文学传,奚忝子游乡。

古树藏云暗,空坛抱月凉。

逢君十年外,樽酒意偏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宴饮虞山招真治来云阁,答谢邓子文度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场景与氛围。

首先,“邓子儒林秀,婆娑六艺场”,开篇即赞美了邓子文度的才华横溢,如同儒林中的佼佼者,在六艺的广阔天地中自由挥洒。这里运用了“婆娑”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邓子文度在学问之海中自由翱翔的姿态。

接着,“定居文学传,奚忝子游乡”,进一步赞扬邓子文度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他对于家乡文化的贡献。诗人用“定居”和“文学传”强调了邓子文度在文学领域的深厚根基和深远影响,而“奚忝子游乡”则表达了对邓子文度为家乡文化传承所作贡献的敬佩之情。

“古树藏云暗,空坛抱月凉”,这两句描绘了宴会地点——虞山招真治来云阁的环境。古树参天,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空坛之中,月光洒落,更添几分清凉与宁静。这样的环境不仅衬托出了宴会的高雅,也暗示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与款待。

最后,“逢君十年外,樽酒意偏长”,点明了宴会的时间跨度,以及主人对邓子文度深厚情谊的表达。十年的时光,足以见证友情的深厚与持久,而“樽酒”则是宴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象征着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深厚情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宴会及其背后深厚情感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之间交往的风范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雅致与情谊,以及对才学与文化的尊崇。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筑城曲

日将西,杵声急,一声声自死肠出。

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

儒坑战地骨更多,十二金人随鬼泣。

(0)

咏史二十二首·其九魏文帝

横槊真名将,燃萁亦忍人。

大君时有命,雅意俗还淳。

(0)

塔何曾动谁留影,石不能言自点头。

(0)

渔翁不耐寒,重沓著蓑衣。

(0)

强斋高使君金书诸经赞

淀蓝蘸楮,屑金作字。去字与楮,经果何似。

曰此诸经,即楮与金。续父厥志,写佛语心。

惟佛语心,粤如父志。一点画中,具无量义。

字可悉数,义则无量。欲了其源,冥去来相。

强斋大士,年八十馀。目如心明,作蝇头书。

于一蝇头,分可为二。尘毛太华,弗巨弗细。

佛神力故,初不作难。是故北涧,作如是观。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九十九

半月出去,鼻孔不见眼睛。

一日归来,眼睛不见鼻孔。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