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梢留得西风住。千山万山凉雨。
头白惊秋,灯红碎梦,遮断江关前路。檐声太苦。
算一月离家,明朝白露。
枕上荣州,夜潮心涌乱松处。横流沧海四注。
我思兮不见,人在黄浦。
乌鹊南飞,栏干北望,来日阴晴难悟。皇城动鼓。
更战马频嘶,砌蛩如诉。晓郭芙蓉,万花谁作主。
竹梢留得西风住。千山万山凉雨。
头白惊秋,灯红碎梦,遮断江关前路。檐声太苦。
算一月离家,明朝白露。
枕上荣州,夜潮心涌乱松处。横流沧海四注。
我思兮不见,人在黄浦。
乌鹊南飞,栏干北望,来日阴晴难悟。皇城动鼓。
更战马频嘶,砌蛩如诉。晓郭芙蓉,万花谁作主。
这首《齐天乐·成都雨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描绘了成都雨夜的独特景象和词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开篇“竹梢留得西风住,千山万山凉雨”,以竹梢留住秋风和绵延的凉雨,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着词人的离愁别绪。
“头白惊秋,灯红碎梦,遮断江关前路”三句,通过“头白”表达岁月流逝和人生的沧桑,灯光下的破碎梦境则反映了词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思念,江关前路被雨遮断,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阻隔。
“檐声太苦”进一步加深了愁苦之情,一个月的离家时光,明天又将面临白露,词人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枕上荣州,夜潮心涌乱松处”,夜晚的思绪如同江潮般汹涌,乱松之地,更显孤独无依。
下片“横流沧海四注”描绘了词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如同沧海横流,而“我思兮不见,人在黄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乌鹊南飞和栏干北望,寓言了词人对归乡和未知的期待与困惑。
结尾“皇城动鼓。更战马频嘶,砌蛩如诉”,以皇城的鼓声、战马的嘶鸣和墙角的虫鸣,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悲凉的气氛,预示着时局的动荡。最后以“晓郭芙蓉,万花谁作主”收束,以清晨的芙蓉花无人主宰,象征着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赵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吾闻帝王世,人文日以宣。
间尝读其书,抚卷思茫然。
三王莫之尚,五帝不可前。
征伐与禅让,仁义岂偏全。
光明烛幽远,心法垂简编。
群生乐熙皞,九州无倒悬。
帝王日以远,明哲徒拳拳。
恭惟我皇祖,绳武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