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何曾动谁留影,石不能言自点头。
-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与自然的深刻洞察。"塔何曾动谁留影,石不能言自点头"这两句诗,通过塔影和石点头的描述,隐喻了世间万物虽无生命,却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或回应外界的变化。
"塔何曾动谁留影",塔作为静止不动的建筑,其影子却仿佛被某种力量所留,暗示着即使是最为静默的事物,也能在特定条件下展现出动态的一面,或是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这里借塔影的描绘,表达了事物表面的静止与内在的动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石不能言自点头",石头本是沉默无语之物,却以点头的姿态回应了某种情境或存在。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微妙互动,以及看似无生命的物体在特定情境下可能表现出的情感或反应。通过石头的拟人化,诗人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方式去感知和回应世界,即使是最为平凡的事物也可能在特定时刻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富有哲思的语言,探讨了自然与人类、静与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拙为舜和太史祖赋
君不见汉阴叟,抱瓮终朝不濡亩。
又不见愚溪翁,琼琚玉佩分天工。
拙人劳力泰宇定,巧智终以灾其躬。
东城徐翁阅世久,宁为汉阴不为柳。
鸤鸠无能鹊巢坐,庄樗散木偏多寿。
才不用,全其真,功无成,贻后昆。
颓然八十馀,无怀葛天民。
古云大巧外若拙,吁嗟翁乎岂其人。
我本拙者,于时罕通,为翁作歌,仰翁高风。
丹崖青壁不可以力致,幅巾杖履想见城之东。
天子方好古,蒲车起申公。
凤凰篇
翩翩双凤凰,飞集南海傍。
众鸟往从之,不弃老秃鸧。
凤凰自飞来,只在海傍宿。
人为天下祥,我为天下哭。
凤鸣四海清,老鸧亦解啾啾声。
老鸧无凤姿,笼中拘辱不得争。
凤凰顾老鸧,相慰勿自伤。
老鸧荅凤凰,凤兮知老鸧。
老鸧只在草莽伏,物遇其类心凯康。
但令凤凰联翩上阿阁,老鸧百岁没向江湖亦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