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柏岩寺》
《宿柏岩寺》全文
唐 / 冷朝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幽寺在岩中,行唯一径通。

客吟孤峤月,蝉噪数枝风。

秋色生苔砌,泉声入梵宫。

吾师修道处,不与世间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bǎiyán
táng / lěngcháoyáng

yōuzàiyánzhōngxíngwéijìngtōng
yínqiáoyuèchánzàoshùzhīfēng

qiūshēngtáiquánshēngfàngōng
shīxiūdàochùshìjiāntóng

注释
幽寺:隐蔽的寺庙。
岩中:山岩之中。
行唯:只有行走。
一径:一条小路。
客吟:游客吟诗。
孤峤月:孤岛上的月色。
蝉噪:蝉的叫声。
数枝风:风中摇曳的树枝。
秋色:秋天的景色。
生苔砌:长满青苔的台阶。
泉声:泉水的声音。
梵宫:佛寺、寺庙。
吾师:我的师父。
修道处:修行的地点。
世间:世俗社会。
同:相同。
翻译
偏僻的寺庙坐落在山岩之中,前行只有一条小路相通。
访客在孤岛上吟诵着月色,蝉鸣在几枝树间随风荡漾。
秋天的景色让长满青苔的石阶更显生动,泉水的声音回响在佛寺殿堂。
我的师父修行的地方,与世俗的世界截然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庙风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世俗隔绝、追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幽寺在岩中,行唯一径通”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一个隐秘的寺庙深藏于岩石之中,只有一条小路可以到达,这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客吟孤峤月,蝉噪数枝风”写的是旅人在夜晚的山寺里吟咏月亮,而蟋蟀则在几根树枝上发出了声音。这里通过月亮和蟋蟀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调。

“秋色生苔砌,泉声入梵宫”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其中“秋色生苔砌”意味着岩石上的苔藓在秋季显得更加鲜明,而“泉声入梵宫”则是说清澈的泉水声音传进了寺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吾师修道处,不与世间同”表达了诗人对其师父在此地修行的赞美之情,以及这种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的不同。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心灵寄托和精神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作者介绍

冷朝阳
朝代:唐

唐润州江宁人。代宗大历四年,登进士第。不待授官,即归乡省亲,一时诗人多为诗以送。后为泽潞节度使薛嵩从事。德宗兴元初,任太子正字。为诗工写景,长于五律。
猜你喜欢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

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

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

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

往年仗一剑,由是佐二庭。

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

世人犹未知,天子愿相见。

朝从青莲宇,暮入白虎殿。

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

说法开藏经,论边穷阵图。

忘机厌尘喧,浪迹向江海。

思师石可访,惠远峰犹在。

今旦飞锡去,何时持钵还。

湖烟冷吴门,淮月衔楚山。

一身如浮云,万里过江水。

相思眇天末,南望无穷已。

(0)

龙池春草

凤阙韶光遍,龙池草色匀。

烟波全让绿,堤柳不争新。

翻叶迎红日,飘香借白蘋。

幽姿偏占暮,芳意欲留春。

已胜生金埒,长思藉玉轮。

翠华如见幸,正好及兹辰。

(0)

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一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

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

(0)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

羽客笙歌此地违,离筵数处白云飞。

蓬莱阙下长相忆,桐柏山头去不归。

(0)

旅馆梅花

清香无以敌寒梅,可爱他乡独看来。

为忆故溪千万树,几年辜负雪中开。

(0)

山居喜友人相访

秋雨空山夜,非君不此来。

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