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兰之歌》
《幽兰之歌》全文
唐 / 杨炯   形式: 古风

幽兰生矣,于彼朝阳。

含雨露之津润,吸日月之休光。

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

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

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0)
注释
幽兰:兰花。
生矣:生长。
朝阳:早晨的阳光。
含:包含。
雨露:露珠。
津润:滋润。
日月:太阳和月亮。
休光:光辉。
美人:美丽的女子。
愁思:愁绪。
南浦:水边。
公子:贵族公子。
忘忧:忘却忧虑。
萱草:一种能让人忘忧的植物。
北堂:北方的房屋。
幽林:幽深的森林。
穷谷:偏远的山谷。
无人:没有人的地方。
不芳:不因无人而失去香气。
翻译
兰花生长在朝阳的地方。
它饱含雨露的滋润,吸取日月的光辉。
美丽的女子心中愁绪,她在南边的水边采摘芙蓉。
贵族公子忘却忧虑,在北堂种植萱草。
即使身处幽深的森林和偏远的山谷,也不因无人欣赏而失去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幽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随环境而减色的赞美。诗中“含雨露之津润,吸日月之休光”两句,写出了幽兰在清晨的露水和阳光中吸收着自然的滋润,它不仅没有因为生长在偏僻的地方而失去其芬芳,反而更加突显了它的独立美丽。后文中的“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则是借用人物的情感活动,进一步衬托幽兰之美。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颇具中国古典诗词韵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炯

杨炯
朝代:唐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生辰:650年-692年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月夜过北海子堤上

玉泉流入汉宫墙,十里金堤半是霜。

马上不知身是客,月明犹似过江乡。

(0)

初秋雨中同黎惟敬秘书刘仲修观察李袭美明府蒋少翼吴仲周滕晋生李惟仕朱汝修陈从训六徵士集李临淮惟寅宅得卮字

苑云城雨忽秋飔,西第邀欢昼漏迟。

此日分庭逢长孺,何人置驿似当时。

薜萝半杂窗间草,丝竹频催掌上卮。

谁道元侯今骠骑,五陵犹得共襟期。

(0)

送康山人裕卿归永嘉

褐衣睥睨向咸秦,独有垆头客最亲。

穆叟去非忘醴日,薛公游亦卖浆人。

杖虽马箠今能隐,握以骊珠未厌贫。

雁荡山前高卧好,风尘何处望荆榛。

(0)

答张助甫凉州见寄

涕泪椷书手自题,故人偏忆庾安西。

孤城落日临青海,千骑浮云过月氏。

射石不妨能饮羽,闭关何事更丸泥。

越吟仅得馀双鬓,莫向风尘问执圭。

(0)

二子

东方奏牍介休巾,二子抠衣半已鹑。

未必风云俱失士,不知刍秣待何人。

公卿宁以三鳣贵,天地今惟一马真。

寥廓千秋君自爱,羖皮堪笑入西秦。

(0)

山居杂咏为顾玄言赋十八首·其五苍松障

云平百泉山,涛响积金涧。

谁云陶外兵,不学嵇中散。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