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一》
《题鉴上人房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

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

(0)
注释
落花:凋落的花朵。
双树:两棵树。
积:堆积。
芳草:芳香的草,常指春天的草。
一庭:整个庭院。
玩之:赏玩这些景致。
堪:能够。
兴异:产生特别的兴致或感悟。
何必:为什么一定。
见:遇见。
幽人:隐士,隐居的高人。
翻译
落花堆积在两棵树下,芳草铺满庭院迎来春天。
赏玩这些足以引发别样的兴致,何必要见到隐居的高人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落花双树积"一句,以动人的笔触捕捉了春天花瓣纷飞的画面。"芳草一庭春"则将视角转向庭院内,那里芳草鲜绿,充满生机,是春意盎然的写照。

"玩之堪兴异"表达了诗人在这如画般美丽景色中游玩时所感受到的喜悦和非凡的激情。这里的“堪”字用得甚好,既形容了景色的宜人,也传递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情感体验。

"何必见幽人"则是诗人心境的一种表露。在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他感到不需要特意去寻觅那些隐逸之士,因为大自然本身就足以让人得到灵魂的滋润和心灵的平静。这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即便是未能亲见,也已心领神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诗意境界。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送纪载之备兵肃州

万古焉支路,迢迢欲上天。

送君持汉节,吹角去防边。

问俗清西海,题诗赉酒泉。

羌戎群下拜,不敢向居延。

(0)

潞河别刘咸仲吏部

别绪乡心浩莫分,潞河风雨帝城云。

能容放废惟良友,未忘京华为圣君。

衰鬓数茎还去国,秋风一叶又离群。

《渭城》歌罢休垂泪,逐客年来实绝闻。

(0)

美人十八首·其四船上

瓜皮艇子木兰桡,生小吴侬惯自摇。

四壁芙蓉歌缓缓,五湖烟水载迢迢。

春波浦口离情系,秋月江心宿恨撩。

打桨且迎桃叶去,衣香人影过红桥。

(0)

蝶恋花.秋感

碧绿清溪映绣户。三四酒徒,欢笑摇船去。

当日醉眠横股处。桃花十里遮无路。

楼上湘帘楼下树。树影数寻,护得高楼住。

袅袅秋风天未曙。打楼落叶纷如雨。

(0)

江城子.东池约游西湖,兼怀浙中副使欧阳子衡

西湖凉爽似秋天。走银笺。召令前。

高兴东池,欲访浣纱仙。

南北峰前孤鹤起,翻皓月,下寒烟。

姑苏公子昔翩翩。泊湖边。使君船。

犹忆平山,堂上见诗篇。

今日头颅应雪白,知一见,两相怜。

(0)

念奴娇.江总宅吊古

金陵王气,只全归、六代东南词客。

江令才华真绝世,剩有青溪遗宅。

烟火人家,鳞鳞一片,问讯风流伯。

黄奴高兴,佳人拚绿倾国。

谁料天地榛芜,江南花草,人物空千百。

璧月琼花春寂寞,燕子飞来柴栅。

朱雀桥横,乌衣巷迥,流水长萧瑟。

兰成愁杀,文章经历南北。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