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王气,只全归、六代东南词客。
江令才华真绝世,剩有青溪遗宅。
烟火人家,鳞鳞一片,问讯风流伯。
黄奴高兴,佳人拚绿倾国。
谁料天地榛芜,江南花草,人物空千百。
璧月琼花春寂寞,燕子飞来柴栅。
朱雀桥横,乌衣巷迥,流水长萧瑟。
兰成愁杀,文章经历南北。
金陵王气,只全归、六代东南词客。
江令才华真绝世,剩有青溪遗宅。
烟火人家,鳞鳞一片,问讯风流伯。
黄奴高兴,佳人拚绿倾国。
谁料天地榛芜,江南花草,人物空千百。
璧月琼花春寂寞,燕子飞来柴栅。
朱雀桥横,乌衣巷迥,流水长萧瑟。
兰成愁杀,文章经历南北。
这首《念奴娇·江总宅吊古》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对江总宅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兴衰的深刻思考。
开篇“金陵王气,只全归、六代东南词客”,以金陵的王气引出六朝时期文人的聚集地,点明了地点与时代背景。接着“江令才华真绝世,剩有青溪遗宅”两句,赞美了江令(即江总)的才华,并提及他的故居依然存在,表达了对这位杰出文人的怀念。
“烟火人家,鳞鳞一片,问讯风流伯”描绘了江总宅周边的景象,通过“鳞鳞一片”形容房屋密集,营造出一种繁华与热闹的氛围,同时“问讯风流伯”则暗示了对江总风流才情的追思。接下来“黄奴高兴,佳人拚绿倾国”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渲染了江总宅的繁华与美好,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
“谁料天地榛芜,江南花草,人物空千百”三句转折,从繁华转为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叹。接着“璧月琼花春寂寞,燕子飞来柴栅”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燕子飞过荒凉宅院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悲凉感。“朱雀桥横,乌衣巷迥,流水长萧瑟”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凄清的意境中,体现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落寞的感慨。
最后,“兰成愁杀,文章经历南北”两句,以兰成(即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的愁绪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文人命运多舛的同情,以及对文章流传南北的感慨,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念奴娇·江总宅吊古》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吊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