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半在去留间,忽漫称诗惨别颜。
淮海风生花落后,潇湘秋冷雁飞还。
贫因减产耽微禄,晚更趋朝愧末班。
为语白云开径处,此行那得负何山。
客心半在去留间,忽漫称诗惨别颜。
淮海风生花落后,潇湘秋冷雁飞还。
贫因减产耽微禄,晚更趋朝愧末班。
为语白云开径处,此行那得负何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答子浚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客心半在去留间,忽漫称诗惨别颜。”描绘了诗人内心一半期待着友人的离去,一半又舍不得分别,情绪复杂。友人的离去让诗人不禁吟诗以表离愁,脸上满是悲痛之色。
颔联“淮海风生花落后,潇湘秋冷雁飞还。”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暗示着友人离别后,诗人将独自面对孤独与寂寞。淮海的风吹过,花落之后,带来的是秋日的凉意;而潇湘的秋夜,大雁南飞,象征着友人的离去。
颈联“贫因减产耽微禄,晚更趋朝愧末班。”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对官场地位的自谦。虽然生活贫困,但为了微薄的俸禄不得不留在官场,晚年的他对此感到惭愧,似乎在说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并不匹配。
尾联“为语白云开径处,此行那得负何山。”诗人以白云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许。即使前路艰难,也要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不辜负心中的山岳,即不辜负理想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思考。
丈夫志功名,焉能惜离别。
良时苦蹉跎,不愤非豪杰。
六月黄尘匝地飞,骑驴远作燕山客。
憔悴乌衣百不如,少年惟读等身书。
神驹所向无空阔,且上金台吊望诸。
我独胡为羁水国,不鸣不跃生涯拙。
壮年销损在穷途,家事如毛那可说。
南诏归帆望白头,长安飞札待高秋。
移家近日临江住,日对江山无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