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邻雨止散青烟,白叟相违已隔年。
忽遣大儿三角结,打门来觅社神钱。
丘邻雨止散青烟,白叟相违已隔年。
忽遣大儿三角结,打门来觅社神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场景。首句"丘邻雨止散青烟",通过"雨止"和"青烟",展现了雨后清新宁静的田园气息,以及炊烟袅袅的农村日常。接着"白叟相违已隔年",点出主人公与老友久别重逢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感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后两句"忽遣大儿三角结,打门来觅社神钱"则转而写实,描述了老者接到儿子的通知,要参加社日活动,需要准备祭祀社神的钱币。"大儿三角结"可能指的是儿子系着三角形的头巾,形象生动,富有乡土气息。这一细节透露出节日的热闹气氛和家庭的温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元代乡村社日的风俗画卷,既有生活的真实,又蕴含着人情味和岁月的流转。
旧隐梦牵仍,归心只似蒸。
远青怜岛峭,轻白爱云腾。
艳冶丛翻蝶,腥膻地聚蝇。
雨声连洒竹,诗兴继填膺。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众人忘苦苦,独自愧兢兢。
处世无他望,流年有病僧。
时惭大雅客,遗韵许相承。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
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