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作品《咏史》。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历史上的和亲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一句,指的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中,常有为了和解与外族的关系而进行政治联姻的情况,这些都是出于无奈之举,显示了国家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则强调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安全与否往往要靠女性来维系,她们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然而,诗人的立场是坚决的,他不愿意看到那些美好的面容最终沦落为平息外患的手段。"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表达了对这种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悲哀。最后两句"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则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曾经参与过和亲政策的官员的一种反思,质疑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省,表达了诗人对于和亲这种外交手段的不满,以及对于女性角色的悲哀。同时,也隐含着对权力与历史评价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