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第七十四黄连声前颂》
《第七十四黄连声前颂》全文
宋 / 释义青   形式: 偈颂

空劫前时旷路闲,声前无句信入难。

欲穷沧浪白云曲,且看石人露半颜。

(0)
鉴赏

这首诗《第七十四黄连声前颂》由宋代僧人释义青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玄妙。

首句“空劫前时旷路闲”,以“空劫”开篇,暗示时间的无限与空间的广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旷路闲”则描绘了一条在空寂中延伸的路,给人以宁静与深远之感。这一句通过对比空与实、过去与现在,引导读者思考宇宙与个体的关系。

次句“声前无句信入难”,进一步深化了对声音与意义的探讨。在声音之前,寻找确切的意义变得困难重重,暗示了言语与真实之间的距离,以及理解世界的复杂性。这里的“声前”可以理解为在任何表达或解释之前,存在着难以言说的真理或本质。

后两句“欲穷沧浪白云曲,且看石人露半颜”,将话题转向自然界的象征,通过“沧浪白云”与“石人”的形象,继续探索内在与外在、现实与超然之间的联系。想要彻底理解自然界的奥秘(“沧浪白云曲”),就像试图揭示宇宙的真理一样,充满了挑战。而“石人露半颜”则可能寓意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有时只能窥见一斑,需要耐心与智慧去逐步发现更多的真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哲理性的思考,探讨了人类对于真理、宇宙和自我认知的追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它不仅展示了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义青
朝代:宋

释义青(一○三二~一○八三),俗姓李,齐地人。青原下十世。七岁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入洛听《华严》五年,弃去。游至浮山,从圆鉴远禅师悟旨,得续太阳正脉。初住白云山海会寺,后移住投子山。神宗元丰六年卒,年五十二。有《空谷集》。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七。 释义青诗,据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所收《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为底,原书为六卷。另辑得《五位颂》一首,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丹霞洞

溪上栽桃满洞花,洞门石壁掩丹霞。

茫茫流水空仙逝,寂寂青山自岁华。

古木垂萝还拂地,野猿生子亦成家。

乾坤巳入升平久,莫为秦人理钓槎。

(0)

息县阻雨二日方趋真阳十一日达汝宁道中低下处便成巨浸肩舆渡水得十二韵纪所见

酷暑如吏苛,驱除雨之德。

凉气幸有馀,暂霁见山色。

拂衣晨出门,悬知埃氛释。

得失理莫齐,淖泞乃行恻。

望望还欲晴,中夜转萧瑟。

淮汝增浊波,良畴颇冲射。

乃知周道旁,倏忽成陂泽。

泻涧鸣急湍,坏桥惊转石。

老农聚室愁,下处害秋穑。

因思圣王理,勤民事沟洫。

百川各有归,万井安利食。

云胡遂人亡,经画固无策。

我生一何愚,奔走空役役。

索途屡仓皇,即事聊太息。

(0)

登天封塔·其一

瑶空露玉簪,试脚上危尖。

日近光摇幌,岚清翠入檐。

天风凉飒飒,花雨晚纤纤。

笑指云霄逼,星辰手可拈。

(0)

山路遇雨

万里南行愧不才,旅怀那得暂时开。

青天夹路重重去,白雨倾盆阵阵来。

油伞纸穿连我湿,竹兜泥滑怕人抬。

悠悠世味都看彻,惟有心期未肯灰。

(0)

秋日同张景铭使君登武塘城楼

苍苍平野淡秋容,百雉何年海上封。

一水白云连槜李,片帆寒雨入吴淞。

高低禾黍村流合,远近楼台落照重。

喜有使君持节至,笑谈今古静烟烽。

(0)

失题

一水周遭抱梵宫,石崖断处小桥通。

片云委地家家雨,万树呼秋叶叶风。

供佛野僧来施食,放生衲子自开笼。

邑侯东去无多路,已觉閒忙迥不同。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