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
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
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的旅途经历,时间设定在一个春夜,作者在渡过新淦江后继续他的陆路之行,最终抵达黄檗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首先,"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两句表明使者在夜幕降临时匆忙整顿行囊,迅速渡过河流,再次踏上陆地。这里通过动作传达了使者的紧迫感和旅行的艰辛。
接着,"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两句则透露了使者对时间的焦虑,心中有着明确的期限,行程紧张。
诗人在夜色中行进,通过"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这两句描绘出侍从和马匹的声音,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那个雨夜中的动静。
接下来的"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四句,是对风雨交加景象的生动描绘,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细致观察,诗人传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自己的微小。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诗人仍旧保持着警觉和坚韧,表现为"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这些句子展现了使者在逆境中的品格与毅力。
诗人通过"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这几句强调了旅途的艰难险阻和个人的无助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安全的关切。
在"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中,诗人反思自己为何处于这样的境地,这里暗含着一种宿命论或因果观念,即自己的遭遇可能与过去的行为有关。
紧接着的"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两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认识,以及对历史传承和文化符号的尊重。
在最后几句中,通过"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诗人回忆起平静的家庭生活,对比之下现实中的旅行显得更加辛苦和孤独。但随着旅程接近尾声,一种期待和希望也在心中萌生。
整首诗通过对风雨、山川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