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二水光华驿》
《题二水光华驿》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历历湖南道,骎骎岭右州。

感时僧解夏,触事客惊秋。

雨洗流金虐,风生落木愁。

一萍如寄耳,往梦付悠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shuǐguānghuá驿
sòng / céngbǎi

nándàoqīnqīnlǐngyòuzhōu

gǎnshísēngjiěxiàchùshìjīngqiū

liújīnnüèfēngshēngluòchóu

píngěrwǎngmèngyōuyōu

注释
历历:清晰可见。
湖南道:湖南的道路。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这里比喻州郡的快速变迁。
岭右州:岭南山脉以西的州府。
感时:因时事而感动。
僧解夏:僧人提前结束夏季的坐禅。
触事:遇到事情。
客惊秋:旅人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惊讶。
雨洗:雨水冲洗。
流金:形容夏日酷热。
风生:秋风吹起。
落木愁:落叶象征哀愁。
一萍:比喻自己像一片浮萍。
如寄:如同寄居。
往梦:过去的梦境。
付悠悠:任由其飘荡。
翻译
清晰可见的湖南道路,疾驰而过的岭右州。
僧人因感时而提前结束夏季修行,旅人因眼前景象而惊觉秋天来临。
雨水洗净了酷暑的热浪,秋风吹过,落叶带来无尽的哀愁。
我如同一叶浮萍,漂泊不定,过去的梦境只能任其随风飘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湖南道及岭右州时的所见所感。"历历"和"骎骎"分别形容道路和山势的连绵不断,给人以深刻印象。"感时僧解夏"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生活有所触动,可能是看到僧人在夏日的宁静与淡泊中寻找心灵的安顿。"触事客惊秋"则透露出诗人作为行旅者,在秋天的景色中感受到某种突然的心绪或启示。

"雨洗流金虐"可能是指雨水冲刷了道路上的尘埃,使得金色的光辉显现出来,或者是形容雨后的一种清新感受。"风生落木愁"则描写了秋风中树叶纷飞的景象,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一萍如寄耳,往梦付悠悠"中的"一萍"可能指的是水面上的浮萍,比喻诗人的心绪飘渺无定。"往梦付悠悠"则是将自己的思念托付给了梦境,让它们在悠长的时间里流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细香轩三首·其三

霜雪青青玉一丛,肯从桃李借薰醲。

不知香界何从立,凭仗清风问箨龙。

(0)

吊张维翰维中兄弟

莲幕清曹粉署仙,福兮祸倚岂其天。

座隅异物鵩来止,地底佳城马不前。

万里青云今巳矣,两枝丹桂竟徒然。

阿奴莫爱声名好,碌碌持家亦自贤。

(0)

北行即事二绝句·其一

闻道昆崙北,风尘避仆洼。

至今悲汉节,不合度流沙。

(0)

惜春

春来春去恼春情,花落花开又几经。

夜雨多情爱沾洒,杨花无赖只飘零。

每成宴赏须成醉,不恨归来却恨醒。

眼见红英留不住,绿枝深处一星星。

(0)

题孔氏园亭

严胜诸孙贤至今,相承种德满家林。

绿槐丹杏风流远,翠竹苍松岁月深。

倾盖昔谁陪俊赏,过庭今复嗣徽音。

此生夙有东游愿,杖屦他时或可寻。

(0)

读戎昱诗有作二首·其二

来时西郊林,木末秋未老。

借箸数归日,乃复见冬杪。

心驰倚门望,望我绵绵道。

惭愧戎子诗,在家贫亦好。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