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小孤》
《过小孤》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

洪流冲巨块,对峙束平川。

屹若壁千仞,远之螺一拳。

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淮分界南北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川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开篇“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江淮之地如同天然屏障,将南北划分为两个世界。这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描述,更有象征意义,彰显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界限的感慨。

接着“洪流冲巨块,对峙束平川”两句,则描绘了江水奔腾、山峦对立的壮观景象。这里的“洪流”指的是江水的汹涌澎湃,充满了力量和生机;“巨块”则是形容山石之大,而“对峙束平川”则表达了山与山之间相互对峙,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束缚,锁定了江水,使其奔流于其中。

以下两句“屹若壁千仞,远之螺一拳”进一步渲染了山川的雄伟。这里的“屹若”形容山势如同城墙一般险峻,而“壁千仞”则是对山高的直接描述;“远之螺一拳”则是说从远处看,山峰尖锐,如同手指般伸向天际。这两句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极力表达了山川的宏伟和诗人的个人感受。

最后两句“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则是诗人对传统比喻手法的一种反思。古代有用牛郎织女来比喻天体运行的说法,但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质疑这种简单的比喻是否能够完全表达出眼前江淮山川之宏大。这两句不仅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学观念的超越和创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汉宫春

曹氏开先。更诸儒继后,选学遥传。

回思旧时堂构,都付榛烟。

幸存故阯,记吾家、卜筑林泉。

愿自此、萍蘩永祀,馨香俎豆年年。

莫道风流云散,念门墙桃李,多士班联。

寻来雪泥鸿爪,馀韵留连。

依依斜照,喜高楼、百尺参天。任罗贮。

名书万卷,未教媲美前贤。

(0)

斗百花

一片韶光明媚。当日吴王醉处。

园林万点胭脂,人面纷纷相觑。

满眼繁华,共看阆苑千年,莫有武陵人住。

蝶蜂争来去。香径花洲,闻道讴歌盈路。

行春五马,悠悠隼旗沾絮。

戟户森严,几枝乍折红芳,最喜连朝甘雨。

(0)

减字木兰花.题画梨花白燕

绮窗春浅,香熟梨云深小院。

斜亸东风,零乱残妆粉半融。

差池并语,剪剪飞来双玉羽。

青掩重门,人与花枝总断魂。

(0)

洞天春.初春同友坐剩国书屋

黄鹂槛外声小。曲径残梅未扫。淑气含春遍芳草。

正晴光缭绕。闲庭竟日悄悄。无奈佳人去早。

蛱蝶轻飞,风飘花乱,新愁多少。

(0)

浣溪沙.和仲韶寄韵

春事阑珊可怨嗟。愁看柳絮逐风斜。

碧云天际正无涯。

莫问燕台曾落日,休怜吴地有飞花。

春风总不属侬家。

(0)

浣溪沙.新竹

百尺高抽出画墙。娟娟含粉秀冰霜。

静临深院日初长。

翠霭濛空笼曙色,清阴摇月照宵凉。

南薰池馆占风光。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