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和仲韶寄韵》
《浣溪沙.和仲韶寄韵》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春事阑珊可怨嗟。愁看柳絮逐风斜。

碧云天际正无涯。

莫问燕台曾落日,休怜吴地有飞花。

春风总不属侬家。

(0)
鉴赏

这首《浣溪沙·和仲韶寄韵》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哀愁与感慨。

首句“春事阑珊可怨嗟”,开篇即点出春光将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春日的美好时光即将消逝,诗人不禁发出一声叹息,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哀愁。

接着,“愁看柳絮逐风斜”一句,以柳絮随风飘舞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末时节的景象,同时也借以抒发内心的愁绪。柳絮的轻盈与飘忽,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暗示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离别感。

“碧云天际正无涯”则进一步渲染了广阔的背景,碧蓝的天空与无边的远方形成了一种辽阔而空旷的意境,增强了诗的抒情效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莫问燕台曾落日,休怜吴地有飞花”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燕台落日”和“吴地飞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燕台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吴地飞花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这两句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感慨。

最后,“春风总不属侬家”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春风不眷顾自己的深深感慨。春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无法触及的遥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面对人生变迁时的无奈与哀愁。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感鸟

有鸟不知名,皎然闺中清。

育雏上庭竹,众鸟不敢凌。

暮雨衔虫归,唤雏雏不应。

以翼覆雏宿,夜久巢屡惊。

小仆极残忍,不眠伺东荣。

扳巢袭其母,母去巢亦倾。

一雏堕地死,二雏尚咿嘤。

平明视竹根,群蚁正经营。

子弱母护之,无母何以生。

呜呜号者死,宛有雌雄情。

入帘逼我枕,为我再三鸣。

此鸟初来巢,卑卑近前楹。

我无害鸟心,人谓此鸟灵。

终焉失所托,此祸将孰惩。

吾甚愧此鸟,感之欲沾缨。

呼奴挞其背,流血非所矜。

再拜谢此鸟,此意何由平。

(0)

自遣

年少官高宠命频,推封两度及双亲。

凄凉莫起贤劳叹,遭遇如君有几人。

(0)

成化己丑九月八日乡友朱良德邀武功徐阁老暨祝大参维清刘佥宪廷美游石湖诸公联句成章良德恳求予和故倚韵和之

吴下衣冠集胜游,扁舟游遍五湖秋。

未能执笔陪联句,懒得逢人说运筹。

绿野文章传在洛,赤松心事弃封留。

赓歌趣我归来兴,莫道非才尚黑头。

(0)

谢郭汝祯送双桂且索其邻家菊

少年曾折广寒枝,今荷林宗远送遗。

万斛天香生老圃,两株月影照清池。

竹松有约应同秀,桃李无言祇自嗤。

闻道邻家花更好,可能分补满东篱。

(0)

文会堂为姑苏唐以敏题

新筑茅堂傍竹林,茅堂隐隐竹森森。

朋簪累盍薰陶久,丽泽相资造诣深。

明月半窗无俗侣,清风一曲有知音。

何时归棹吴江上,共挹沧浪洗渴心。

(0)

山翁

屋枕楚山麓,门临湘水滨。

树深啼鸟乱,网便得鱼新。

尘世无他虑,閒居老此身。

悠悠倦行客,转盻慕斯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