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沈子培方伯寒林坐腊图谨用原韵即送方伯东归》
《题沈子培方伯寒林坐腊图谨用原韵即送方伯东归》全文
清 / 夏曾佑   形式: 古风

仓书以来五千年,怯卢恐在羲炎前。

磨砖画石锲草木,物论自尔纷云烟。

观其大归亦寂寞,皆求形化而登仙。

可知人身足厌患,百家对此同相看。

韦驮雄艳出南纪,本随大梵来三禅。

金头两众迭相继,紬绎道妙稍完全。

鸺鹃夜出得五顶,胜数两宗炎与寒。

其他偏至出奇怪,同思度世殷痌瘝。

双林晚开具众妙,生老病死为因缘。

浮尘聚沫称意说,排除小果捐人天。

众生同业故同病,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相周旋。

留惑润生本宏誓,甘就脆薄捐精坚。

先生故是应化者,天龙推出横相牵。

谈经说剑偶然事,为与五浊相缠绵。

况当火宅逼万苦,化城何必非人间。

我生廿载侍瓶钵,收拾樗散加镌刊。

慈思恨密禅恨放,宝山终见空手还。

披图恍若见前世,径欲往叩空山关。

斜阳不语归鸟寂,流水自去石自顽。

再三弹指不出定,欲往从之众业繁。

湛湛长江去,东去无由延。

寒潮归壑江岸迥,明山未上衔山圆。

机轮曳响入寥泬,塔灯隐树犹巑岏。

结茅他日定何处,得毋图中万壑千峰巅。

莼鲈自有无穷意,岂独拈花有别传。

(0)
鉴赏

这首诗是夏曾佑对沈子培方伯所绘《寒林坐腊图》的题诗,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以及对友人的离别之情。诗人首先追溯历史,将画面中的意境与古代神话相联,称赞画中人物的超凡追求。接着,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和佛教中的因果轮回,暗示画中主题涉及生老病死。他对画中细节的描绘和禅意的解读,流露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诗人提到韦驮和佛陀的形象,象征着智慧与慈悲,而“双林晚开具众妙”则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双树说法,揭示了生死与解脱的主题。他以“浮尘聚沫”比喻世事无常,又借“众生同行”表达对友人共同经历的感慨。最后,诗人表示自己虽有追随佛法的心愿,但现实的牵绊使他无法轻易放下俗世。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描绘画面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艺术才华的敬佩以及对佛法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东归的深深祝福。

作者介绍

夏曾佑
朝代:清   字:穗卿   籍贯:钱塘

夏曾佑,字穗卿,钱塘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猜你喜欢

送阮深甫尉桂东·其一

秋阴疏梧桐,暮寒老蒹葭。

病鹤卧空谷,游鸿起平沙。

飘摇征衣单,寂历津堠赊。

中年不禁别,湘江渺天涯。

(0)

用伯脩韵迓虞提刑

从来图易必思艰,运甓工夫莫放闲。

万里功名终竟在,百年元气早须还。

安危着眼棋枰外,中否留心弩括间。

寄似匆匆无几语,华阳东去是潼关。

(0)

又塔院

僧伽传法处,阿育放光时。

到顶直无缝,透心横有枝。

梅间诗凤咮,竹里酒鸱夷。

醉上危层去,空明渺所思。

(0)

次韵张提刑送行·其五

了无薏苡可囊珠,解事家人气甚都。

日试西川煎茗法,半投白垩半鸡苏。

(0)

春日田园杂兴

东风生意闹,农圃正宜勤。

稻种开包晒,菊苗依谱分。

畴西晓耕雨,舍北暮锄云。

莫待荒三径,归欤陶令君。

(0)

瑞鹧鸪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裤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