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风诗十篇.乱风诗五篇·其二至乱》
《二风诗十篇.乱风诗五篇·其二至乱》全文
唐 / 元结   形式: 四言诗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中世失国,岂非骄荒。

复复之难,令则可忘。嘻乎乱王,王心何思。

暴淫虐惑,无思不为。生人冤怨,言何极之。

(0)
注释
嘻乎:哎呀,表示感叹。
王家:王室,指帝王的家族。
凶王:邪恶的君主。
中世:中期,指王朝的中期阶段。
失国:失去国家的统治权。
骄荒:骄傲与荒淫。
复复:重复,这里指连续不断的。
之难:灾难。
令则:法则,规则。
可忘:应该被记住,而不是忘记。
暴淫:残暴放荡。
虐惑:虐待并迷惑人。
无思不为:没有任何恶事不做。
生人:活着的人,此处指百姓。
冤怨:冤屈和怨恨。
言何极之:言语怎能说尽。
翻译
哎呀王室之中,曾经出了恶王。中期失去国家,难道不是因为骄傲荒淫?
重重的灾难之后,法则本可铭记不忘。哎呀那混乱的君王,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残暴放纵,迷惑无度,无所不为。百姓的冤屈怨恨,言语怎能道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属于《二风诗十篇·乱风诗五篇》的第二首。诗中通过对王室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于过往暴君及其行为的批判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开篇即点出历代王朝中出现的残暴君主,"嘻乎"表达一种叹息或讥讽之情。"曾有凶王"则直接指出了历史上的暴君。

“中世失国,岂非骄荒。”诗人认为,国家的衰败往往源自统治者的骄横与荒废,这里"中世"可能指代王朝的中期或盛世之后,而"失国"则是最终的结果。

“复复之难,令则可忘。”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教训重视的态度。"复复之难"强调恢复国家与社会的困难,"令则可忘"则意味着即便有法令规矩,也是容易被人忽略和遗忘。

“嘻乎乱王,王心何思。”再次发出感叹,质疑那些造成混乱的君主,他们的心中又在想些什么。这里的"王心何思"充满了对昏庸统治者内心世界的讽刺。

“暴淫虐惑,无思不为。”这两句直接批评了暴君的残酷行为,"无思不为"强调他们没有不敢做的事情,这些行为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生人冤怨,言何极之。”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这些被暴政所害、怀有冤屈的人们的同情。"言何极之"则是说这种冤屈和怨恨已经到了极点,无从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社会乱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朝代:唐   字:次山   号:漫叟   籍贯:河南鲁山   生辰:719~772年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