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
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
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
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意境。"四十年来多少人,一分零落九成尘"两句,表达了岁月悠长,人事变迁,许多曾经热闹的地方如今已成废墟,人们也大多凋零,只剩下极少数的人物仍旧在。这不仅是对物理世界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无常的感慨。
"与师犹得重相见,亦是枯株勉强春"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能够再次见到师傅的喜悦,但这种重逢也带有一种勉强和不易。"枯株勉强春"这个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即使是枯萎的树枝,在春天的气息下也能勉力开出花朵,寓意着即便是在岁月的摧残下,也仍旧能够寻找到生的希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营造了一种既有感慨又不失希望的情感氛围,是一首融合了时光、人生和自然景象的深刻之作。
风正挂蒲高,认中流、片影参差来去。
半幅淡相随,澄晖里,划破几重烟树。
回挝棙柁,沙湾绿转痕斜露。
鸥倚鹭翘浑未醒,已过芦埼荻浦。
软波帖帖轻移,渐微茫远逐,闲云飞渡。
残照欲低时,江楼畔、应有消魂人数。
离情无据,一痕摇曳留难住。
霞敛遥山,奁翠暝飏,入月阴深处。
雨湿芳枝,风送小窗,绿暗如织。
无端细草连天,掩映做残春色。
轻烟漠漠,剩有几点昏鸦,绕林一片横云黑。
秋梦怯重寻,莫凭栏望极。难觅。
绛唇红褪,腻脸香销,但成追忆。
缆系湖边,一笛渔舟消得。
可堪莺燕,一任老尽风流,斜阳影里空南北。
更甚处王孙,未归来金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