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子十首·其八》
《哭子十首·其八》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

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

(0)
注释
长年:长时间。
苦境:艰难的环境或处境。
知何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岂得:怎么能够。
因儿:因为孩子。
独丧明:独自沉浸在悲伤中,比喻失去希望或方向。
消遣:排解,打发时间。
又来:再次靠近,此处指寻求安慰。
缘尔母:因为你母亲的原因,此处可能指与母亲交流或想起母亲。
夜深:深夜,很晚的时候。
和泪:含着眼泪,带泪。
经声:诵读佛经的声音。
翻译
长久处于困苦的环境中不知何时是尽头,怎能因为孩子就独自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
为了排解忧伤再次走近你的母亲,深夜里伴随着泪水诵读经文的声音响起。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哭子十首》中的第八首,表达了诗人因丧子而深感苦痛和无限哀伤的情怀。诗中“长年苦境知何限”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与不忍心中的痛苦,这种痛苦似乎没有尽头,是难以承受的极限。"岂得因儿独丧明"则继续强调了这种痛失之感,诗人认为自己因为失去孩子而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光明。

接下来的两句“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哀伤情景。"消遣"一词表达了诗人在悲痛中的自我安慰或是时间流逝的缓解,但这种缓解并没有减轻他的哀思,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与母亲一起哭泣,泪水如溪流,声声不息,就像有节奏的经典之声。

整首诗通过对丧子之痛的刻画,展现了人类亲情深厚的悲痛和无奈,以及面对生离死别时内心的挣扎与哀伤。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远别离

太湖三山口,中有西行舟。

望望不相近,望中生远愁。

重露湿苍苔,秋风散杨柳。

空藏兰蕙心,离恨如旨酒。

碧纱窗外叶骚骚,三更风作切梦刀。

千里万里独为客,少年心事风中毛。

(0)

梦上天

驭凤升昆崙,梦上高高天。

云楼半开壁斜白,蓬莱宫殿玉炉烟。

春罗书字邀王母,绿章封事咨元父。

鸿珑九关朝玉皇,大道无言暗相许。

身不沉,骨不重,半空回首晨鸡弄。

寒绿幽风生短丝,春雷蛰蛰龙蛇动。

(0)

梅花集句·其一二八

新年何事最堪悲,虽老于梅亦未衰。

一夜汉宫传蜡烛,东风全在小桃枝。

(0)

梅花集句·其一二五

万木逢霜一劫灰,动摇诗兴又逢梅。

野桥漏泄春光处,不用君王羯鼓催。

(0)

古赠别三首·其三

孤寂久杜门,莓苔未尝扫。

风吹别离颜,少日鬓已槁。

靡靡岁月逝,清霜散幽草。

君去赠一言,岐路归直道。

(0)

湘川逢故人

少小□同巷,分携知几年。

乍逢如未识,相问转悽然。

月色秋看好,潮声夜听圆。

醉来共乡语,不觉是湘川。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