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逢霜一劫灰,动摇诗兴又逢梅。
野桥漏泄春光处,不用君王羯鼓催。
万木逢霜一劫灰,动摇诗兴又逢梅。
野桥漏泄春光处,不用君王羯鼓催。
这首诗《梅花集句(其一二五)》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万木逢霜一劫灰,动摇诗兴又逢梅”这两句,巧妙地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万物凋零之后,梅花悄然绽放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的重生。接下来的“野桥漏泄春光处,不用君王羯鼓催”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来临,无需外力催促,自然界的生机便已悄然展现。整首诗以梅花为线索,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也寓含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颂扬和对新生命到来的期待。李龏通过这种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独到理解。
中庭小作砌,种植纷群葩。
园丁昔好事,移自西邻家。
汲水勤灌溉,张席亦周遮。
经时土流膏,倏已抽萌芽。
逮兹花叶稠,红白烂交加。
虽无姚魏富,幽艳亦可嘉。
豪门事珍玩,田家重桑麻。
戏剧吾亦诬,聊为儿童誇。
兹辰适在告,幽斋有馀閒。
端居淡无虑,俛默神自全。
时抽架上书,得阅秋水篇。
达生寄深旨,乍览意不宣。
疏观大化中,物物各自便。
小大无等差,秋毫眇坤乾。
逍遥通大道,冥思入幽玄。
泛泛涉沧溟,浩浩无津埏。
我今亦忘吾,会意应无言。
行云递高楹,好风入疏帘。
倦来复抛书,支颐任颓然。
岂不畏疏散,局促尤自贤。
我思贤哲人,不与寻常肩。
方其髫龀日,事业先可占。
温公当年事,谁把丹青传。
伟哉击瓮时,仁智亦两全。
公昔相元祐,忠义称名贤。
谁知及物功,已见成童年。
人心妙不测,运用合机权。
试看此儿嬉,伊谁教能然。
古今一俯仰,人物成灰烟。
我心良悠悠,浩叹秋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