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秋水篇》
《读秋水篇》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兹辰适在告,幽斋有馀閒。

端居淡无虑,俛默神自全。

时抽架上书,得阅秋水篇。

达生寄深旨,乍览意不宣。

疏观大化中,物物各自便。

小大无等差,秋毫眇坤乾。

逍遥通大道,冥思入幽玄。

泛泛涉沧溟,浩浩无津埏。

我今亦忘吾,会意应无言。

行云递高楹,好风入疏帘。

倦来复抛书,支颐任颓然。

岂不畏疏散,局促尤自贤。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秋水篇》,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于休假之时,静坐幽斋,心无杂念,沉浸在阅读《秋水篇》的体验之中。

首句“兹辰适在告,幽斋有馀閒”,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恰好在休假期间,身处幽静的书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和阅读。接着,“端居淡无虑,俛默神自全”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他摒弃杂念,内心自然得到安宁。

“时抽架上书,得阅秋水篇”描述了诗人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正是《秋水篇》,开始阅读。接下来,“达生寄深旨,乍览意不宣”两句,说明了《秋水篇》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初次阅读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其深意。

“疏观大化中,物物各自便。小大无等差,秋毫眇坤乾”四句,诗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化,领悟到万物各有其生存之道,无论大小,都遵循着自然法则。这里体现了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深刻认识。

“逍遥通大道,冥思入幽玄。泛泛涉沧溟,浩浩无津埏”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阅读与思考,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仿佛在广阔的海洋中自由航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我今亦忘吾,会意应无言”表达了诗人沉浸于阅读与思考中的状态,似乎已经超越了自我,达到了与宇宙合一的境界,此时言语已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悟。

最后,“行云递高楹,好风入疏帘。倦来复抛书,支颐任颓然。岂不畏疏散,局促尤自贤”描绘了诗人阅读后的放松状态,以及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即使有时感到孤独或被误解,但这种独立与自由的生活方式,对于诗人来说,仍然是值得珍视的。

整首诗通过对阅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阅读中寻求精神自由的过程。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陇西行·其九

更欲奏屯田,不必勒燕然。

古人薄军旅,千载谨边关。

(0)

奉和元孚大德

华顶高峰接太虚,承攀琪树赋垂珠。

当时惟有建公在,老宿如今一半无。

(0)

风名

玉阶王道泰,金门词藻多。

文雄自指引,美景相经过。

野气连空谷,春色满长河。

方从君子会,终宴且当歌。

(0)

药房閒咏·其九

黄精酿熟郁金香,玛瑙杯深琥珀光。

笑杀红娘无远志,独倾竹叶向莲房。

(0)

孟冬作·其八

照槛一潭寒月,当窗四面微风。

弱柳千条未绿,野烧万井齐红。

(0)

戏声

拆了鞦韆院宇空,丝丝杨柳自春风。

蔷薇不为人拘束,却过邻家屋上红。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