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无直径,一径辄数转。
绝壁断去路,路尽忍复现。
脩谷袤羊肠,单车出蚁线。
初从井陉入,继讶天磨旋。
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
去影远已灭,来踪到始见。
负重慎险巇,斗捷耻巧便。
至境贵渐臻,力行尚无倦。
山行无直径,一径辄数转。
绝壁断去路,路尽忍复现。
脩谷袤羊肠,单车出蚁线。
初从井陉入,继讶天磨旋。
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
去影远已灭,来踪到始见。
负重慎险巇,斗捷耻巧便。
至境贵渐臻,力行尚无倦。
这首清代诗人黄燮清的《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其一)》描绘了山中曲折行进的艰辛与美景。首句“山行无直径”写出了山路蜿蜒,没有笔直大道,接下来“一径辄数转”强调了路径的曲折多变。诗人通过“绝壁断去路,路尽忍复现”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道路的忽隐忽现。
“脩谷袤羊肠,单车出蚁线”运用比喻,形容山谷狭长如羊肠,而自己的行程则像蚂蚁爬过的细线般微小。诗人从井陉进入,惊讶于山路如同天工磨砺般旋转。“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通过环境的寂静和鸟鸣声的和谐,营造出山林的幽深与生机。
“去影远已灭,来踪到始见”描述了行进中的孤独感,身影消失在远方,而新的足迹才刚刚显现。诗人强调了谨慎与坚韧,“负重慎险巇,斗捷耻巧便”,即使负重前行,也以稳健面对险峻,不取巧速行。
最后两句“至境贵渐臻,力行尚无倦”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理想境界的理解,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逐渐接近并享受其中,即使路途艰难,也不会感到疲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哲理的融入,展现了山行的意境与诗人坚韧的精神风貌。
林馆俄惊物候秋,长空渺渺暮云流。
湘帘半捲疏萤度,竹径微曛宿鸟投。
古洞长封烟树暝,碧天凉浸露华收。
张罗户僻无人到,退院僧閒有偈留。
漫以通家怜孔李,何来高咏到元刘。
挥毫逸思盈缃帙,说剑雄心傍蒯缑。
共向驼山誇胜会,应怀旧侣隔芳洲。
当年泛雪曾回棹,何日披云更续游。
湖海才名推倚马,沧江吾道狎眠鸥。
高梧滴露涓涓净,丛竹经霜色色幽。
酒垆岂是河山邈,迟尔相携典敝裘。
已脱名缰锁,难消病了因。
支离唯伏枕,坐起每凭人。
肌冷频煨火,头岑密裹巾。
常餐朝过午,不寐夜难晨。
食隔弥添噎,眠多局不伸。
空华觇目骇,憔悴掩眉颦。
伏火填心坎,虚风旋耳轮。
百般难状苦,四大备尝辛。
茗沈时浇吻,梨浆暂软唇。
耸肩如倦鹤,捉肘有悬鹑。
寒燠衣无准,乡膻味不真。
发稀常罢栉,腰减屡移绅。
少浴衣藏虱,长悬帽渍尘。
坐疑穿木榻,卧每烘棉茵。
脉脉调气息,微微叩谷神。
休将形问影,还讶业随身。
心舛恒多梦,性乖亦善嗔。
呻吟愁倦仆,惊诧恼船邻。
旧本参方误,新囊检药频。
忽经残腊过,几度月华新。
去国三千里,回舟两阅旬。
留将双眼在,归及故园春。
《纪病》【明·李之世】已脱名缰锁,难消病了因。支离唯伏枕,坐起每凭人。肌冷频煨火,头岑密裹巾。常餐朝过午,不寐夜难晨。食隔弥添噎,眠多局不伸。空华觇目骇,憔悴掩眉颦。伏火填心坎,虚风旋耳轮。百般难状苦,四大备尝辛。茗沈时浇吻,梨浆暂软唇。耸肩如倦鹤,捉肘有悬鹑。寒燠衣无准,乡膻味不真。发稀常罢栉,腰减屡移绅。少浴衣藏虱,长悬帽渍尘。坐疑穿木榻,卧每烘棉茵。脉脉调气息,微微叩谷神。休将形问影,还讶业随身。心舛恒多梦,性乖亦善嗔。呻吟愁倦仆,惊诧恼船邻。旧本参方误,新囊检药频。忽经残腊过,几度月华新。去国三千里,回舟两阅旬。留将双眼在,归及故园春。
https://shici.929r.com/shici/8E4BLTMG5S.html
舟行无日夕,江上变晴阴。
不是时清眺,那堪此滞淫。
岸梅初绽子,堤柳未成林。
断碛残冰溜,寒沟宿雨侵。
沿圻经曲折,触望极高深。
景物居然异,羁閒此共寻。
随波怜泛泛,似梗去沈沈。
睹燕知时换,闻猿断客心。
劳生非所问,怀土思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