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得何襄武同陈子明见怀之作次韵辄答》
《秋日得何襄武同陈子明见怀之作次韵辄答》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林馆俄惊物候秋,长空渺渺暮云流。

湘帘半捲疏萤度,竹径微曛宿鸟投。

古洞长封烟树暝,碧天凉浸露华收。

张罗户僻无人到,退院僧閒有偈留。

漫以通家怜孔李,何来高咏到元刘。

挥毫逸思盈缃帙,说剑雄心傍蒯缑。

共向驼山誇胜会,应怀旧侣隔芳洲。

当年泛雪曾回棹,何日披云更续游。

湖海才名推倚马,沧江吾道狎眠鸥。

高梧滴露涓涓净,丛竹经霜色色幽。

酒垆岂是河山邈,迟尔相携典敝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林馆的静谧与清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之美。首联“林馆俄惊物候秋,长空渺渺暮云流”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意在林馆中悄然降临,长空中弥漫着淡淡的暮云,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湘帘半捲疏萤度,竹径微曛宿鸟投”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半卷的湘帘下,稀疏的萤火虫轻盈地穿梭,竹径上,归巢的鸟儿在微弱的黄昏光线中投下影子。这两句通过动与静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

颈联“古洞长封烟树瞑,碧天凉浸露华收”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古老的洞穴被烟树环绕,在夜幕中显得格外神秘,碧蓝的天空仿佛将露水的清凉气息融入其中。这两句通过色彩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大自然的深邃与和谐。

尾联“张罗户僻无人到,退院僧閒有偈留”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静谧之地,只有僧人闲适地留下佛偈,暗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十三

方丈老人相体解,一默全包无小大。

曼殊赞叹实希奇,问疾不任知自败。

(0)

颂四宾主·其十

大地山河眼里尘,自古至今强立名。

只个绝边无缝塔,不曾来往逐人情。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三十二

无相光中罕遇人,恐参未彻滞疑情。

横推直截何干碍,碾出灵明耀日新。

(0)

衲衣示众

一个闲身包万有,不能自把著针缝。

众缘聚衲须微细,妙相庄严一大通。

下下针锋无不实,条条线贯不空空。

连天铺地山和水,一合圆成始脱笼。

更有一般奇特处,岩前枯木笑春风。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四如理实见分第五

凡有即虚名,恰似晓天云。

日高风一扫,万里廓然明。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八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庾岭问南能,踏碓到三更。

谁知憨俗汉,绍祖列传灯。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