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
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
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放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重逢之情。诗中“所思劳旦夕”一句,展现了诗人日夜思念之深刻;“惆怅去湘东”,则透露了一种不舍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对远方友人的寻找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自然景物中蕴含的情感变化。这里的“春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情谊的长存。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行走,以及对未来的相见充满期待。这里的“残雪”与“暮云”都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绪。
最后,“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希望友人能在东林寺暂留,以便长时间的相聚。这里的“弥年”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而“事远公”则是在表达即使时间流逝,彼此间的情谊也不会改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禅意的融合,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传递了深沉的情感交流。
徂岁若飞羽,去矣不可招。
谅积寒暑多,我发觉翛翛。
是身一枯木,引忧自焚烧。
河山再游宦,乡国梦魂劳。
友朋不敢思,得意在本朝。
弟妹天一方,披衣泣中宵。
介拙取如此,罪侮肯相饶。
眷言此邦人,不与我逍遥。
五日无羊俎,十日无鱼庖。
懒我蔬菜惯,妻儿嗔呶呶。
亦有寝食地,肘申瓦叹摇。
政自不容膝,如彼风后巢。
当此仲夏时,何以谢炎歊。
前闻严君平,气和生凉飙。
但恐此语欺,古道久可嘲。
平生鄙潘岳,怀县复郁陶。
靖节真吾师,一去何超超。
终期不自堕,赋诗畔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