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蒙用诸人韵赋诗见贻复用韵谢之·其一》
《蒙用诸人韵赋诗见贻复用韵谢之·其一》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昔人何事爱吾庐,燕雀鸾凰不并居。

乡社鸣琴欣日永,宦游退鹢恨风初。

迷楼赋罢梦何处,双扇诗成泪不疏。

莫问今朝多白发,年时曾奏万言书。

(0)
翻译
古人为什么偏爱我的小屋,不愿与燕雀鸾凰共处。
在乡村聚会时弹琴,我欣喜白天漫长,出仕在外时,却遗憾起风的开始。
写完《迷楼赋》后,梦境飘忽不定,吟诵双扇诗时,泪水不禁流淌。
别问我今天有多少白发,年轻时曾写下过万言书。
注释
昔人:古人。
何事:为什么。
爱:喜爱。
吾庐:我的小屋。
燕雀:比喻平凡的人或事物。
鸾凰:比喻高贵或杰出的人物。
不并居:不愿共处。
乡社:乡村聚会或节日。
鸣琴:弹琴。
宦游:出仕在外。
退鹢:退隐。
迷楼赋:虚构的或寓意深沉的文学作品。
梦何处:梦境飘忽不定。
双扇诗:可能指扇面诗,一种写在扇子上的诗。
泪不疏:泪水不断。
今朝:今天。
多白发:很多白发。
年时:年轻的时候。
万言书:大量的文字作品。
鉴赏

这首宋诗是晁说之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慨。首句“昔人何事爱吾庐”以疑问开篇,引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暗示了对旧友或过往生活的深情厚谊。接下来,“燕雀鸾凰不并居”运用比喻,暗示自己与旧日朋友身份的悬殊,如同不同阶层的鸟儿难以共处。

“乡社鸣琴欣日永”描绘了在乡村里悠闲的生活,弹琴度日,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宦游退鹢恨风初”则写出了诗人对仕途奔波的厌倦,以“恨风初”象征仕途的艰难和不顺。

“迷楼赋罢梦何处”暗含对往昔繁华生活的追忆,而“双扇诗成泪不疏”则流露出诗人创作时的感伤情绪,泪水如注,显示出内心深处的哀愁。最后两句“莫问今朝多白发,年时曾奏万言书”直抒胸臆,感叹岁月流逝,自己虽然满头白发,但仍怀念过去的辉煌时刻,曾经的壮志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三峰府内矮柏十韵

擢秀依黄阁,移根自碧岑。

周围虽合抱,直上岂盈寻。

远砌行窥顶,当庭坐庇阴。

短堪惊众木,高已让他林。

日转无长影,风回有细音。

不容萝茑附,只耐雪霜侵。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

叶低宜拂席,枝袅易抽簪。

绿涧支离久,朱门掩映深。

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

(0)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十二阑干压锦城,半空人语落滩声。

风流近接平津阁,气色高含细柳营。

尽日捲帘江草绿,有时欹枕雪峰晴。

不知捧诏朝天后,谁此登临看月明。

(0)

秋闻子规

年年春恨化冤魂,血染枝红压叠繁。

正是西风花落尽,不知何处认啼痕。

(0)

南迁途中作七首.登七盘岭二首·其一

才非贾傅亦迁官,五月驱羸上七盘。

从此自知身计定,不能回首望长安。

(0)

南迁途中作七首.寄友人

惊魂往往坐疑飘,便好为文慰寂寥。

若待清湘葬鱼了,纵然招得不堪招。

(0)

览古十四首·其六

尝稽真仙道,清寂祛众烦。

秦皇及汉武,焉得游其藩。

情扰万机屑,位骄四海尊。

既欲先宇宙,仍规后乾坤。

崇高与久远,物莫能两存。

矧乃恣所欲,荒淫伐灵根。

金膏恃延期,玉色复动魂。

征战穷外域,杀伤被中原。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安期返蓬莱,王母还昆崙。

异术终莫告,悲哉竟何言。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