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稽真仙道,清寂祛众烦。
秦皇及汉武,焉得游其藩。
情扰万机屑,位骄四海尊。
既欲先宇宙,仍规后乾坤。
崇高与久远,物莫能两存。
矧乃恣所欲,荒淫伐灵根。
金膏恃延期,玉色复动魂。
征战穷外域,杀伤被中原。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安期返蓬莱,王母还昆崙。
异术终莫告,悲哉竟何言。
尝稽真仙道,清寂祛众烦。
秦皇及汉武,焉得游其藩。
情扰万机屑,位骄四海尊。
既欲先宇宙,仍规后乾坤。
崇高与久远,物莫能两存。
矧乃恣所欲,荒淫伐灵根。
金膏恃延期,玉色复动魂。
征战穷外域,杀伤被中原。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安期返蓬莱,王母还昆崙。
异术终莫告,悲哉竟何言。
这是一首充满深邃哲思的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远古仙道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权力和欲望的反思。开篇“尝稽真仙道”表明诗人曾经探究过真正的仙道,这种仙道让人内心清净,无忧无虑,消除了世间的一切烦恼。紧接着,“秦皇及汉武”一句,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两位帝王——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曾经拥有过庞大的权力,却仍然不能够达到诗人所追求的那种精神境界。
“情扰万机屑,位骄四海尊”一句,则描绘了统治者在权力的巅峰之时,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对权力无尽的贪婪。他们想要超越宇宙(“既欲先宇宙”)并掌控一切(“仍规后乾坤”),却发现崇高与久远是无法兼得的(“崇高与久远,物莫能两存”)。这反映了权力欲望的无尽性和虚幻性。
下文转向对这种过度追求的批判,“矧乃恣所欲,荒淫伐灵根”表明诗人对于那些放纵私欲、损害根本的人的行为表示谴责。接着,“金膏恃延期,玉色复动魂”则描绘了物质享乐和追求永生的徒劳无功。
“征战穷外域,杀伤被中原”一句,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牺牲,而“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则表达了对这些行为的道德评判。最后,“安期返蓬莱,王母还昆崙”暗示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超脱世俗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永恒价值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力欲望和物质追求的批判。诗中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思想性很强的作品。
古来青云士,论德不论年。
及时扬意气,车服耀且鲜。
譬彼桃李花,逢春各争妍。
胡能学兰菊,迟暮秋风前。
羡子富年华,文思如涌泉。
词场早腾誉,海内推英贤。
而我竟何为,着鞭苦不先。
赋命有迟速,行止任自然。
吾观鸿鹄飞,低回未须怜。
会当振六翮,高举摩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