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秀依黄阁,移根自碧岑。
周围虽合抱,直上岂盈寻。
远砌行窥顶,当庭坐庇阴。
短堪惊众木,高已让他林。
日转无长影,风回有细音。
不容萝茑附,只耐雪霜侵。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
叶低宜拂席,枝袅易抽簪。
绿涧支离久,朱门掩映深。
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
擢秀依黄阁,移根自碧岑。
周围虽合抱,直上岂盈寻。
远砌行窥顶,当庭坐庇阴。
短堪惊众木,高已让他林。
日转无长影,风回有细音。
不容萝茑附,只耐雪霜侵。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
叶低宜拂席,枝袅易抽簪。
绿涧支离久,朱门掩映深。
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图景。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矮柏树的形象和它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地位。
"擢秀依黄阁,移根自碧岑"两句,写出了矮柏树生长于黄色的宫阙之旁,它的根系深扎于青翠的山岭中。这里的“黄阁”、“碧岑”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一种高洁与坚韧。
接下来的"周围虽合抱,直上岂盈寻",则描绘矮柏树虽然周围可以环抱,但其向上的生长却是无尽的,超出了寻常的尺度。这里表达了矮柏坚毅向上的精神。
"远砌行窥顶,当庭坐庇阴"两句,展示了矮柏在远处的小路上探出头来,在庭院中安坐享受着树荫。在这温馨的场景中,诗人通过对矮柏位置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短堪惊众木,高已让他林"则写出了矮柏虽然不及其他树木之高,却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让旁边的森林相形见绌。这里体现出诗人对矮柏特殊气质的欣赏。
以下几句"日转无长影,风回有细音。不容萝茑附, 只耐雪霜侵",则从光与声两个角度刻画了矮柏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矮柏在太阳照射下没有长长的树影,在微风中发出细腻的声音;它不允许其他杂草靠近,只有经受严寒和霜雪的考验。这几句诗强调了矮柏的坚韧与独立。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叶低宜拂席,枝袅易抽簪"中的“玉帐”、“牙旗”等词汇,增添了一种华美的色彩。“叶低宜拂席,枝袅易抽簪”的细腻描写,则让人感受到矮柏的柔美与便于修剪。
最后,“绿涧支离久,朱门掩映深。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几句,通过对山涧和朱门的描述,再次强调了矮柏不需要高大才能体现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矮柏树生长环境、外形特点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矮柏坚毅生命力的赞赏。
一冬无雪春雪好,名园飞阁开晴昊。
主人逸兴有籍咸,把酒呼朋欢绝倒。
沙霁初闻白鸟鸣,雪残半露青峰小。
麻姑婥约堕窗间,叠嶂参差浮树杪。
细数梅花多昨日,坐看新瀑通寒沼。
觥筹历乱兴偏豪,石槛苔痕不须扫。
此阁崚嶒高百尺,先辈联翩著灵迹。
蝌蚪深藏禹穴书,赋诗日集梁园客。
二十年来玉树摧,竹榭茅屋蔓萝薜。
抽毫授简待吾曹,肯使中原少词伯。
前年铁骑城头嘶,出门一步迷东西。
芳春暇日此良宴,何辞斗酒听黄鹂。
我思置阁临双溪,种梅高下溪云齐。
花前岁岁同春酌,醉醒递换无端倪。
肃肃日初出,鸟雀寂不鸣。
上人理真性,拂弦奏古声。
声古神亦穆,冷冷发孤清。
乍疑千万山,逼向户牖生。
又如秋月下,徐闻溪水行。
冥激有殊致,历落难强名。
座客斋所向,恬澹以为情。
曲终而指歇,音响仍未停。
杖策将登高,高冈隔烟雾。
风急塞雁哀,骤雨当窗度。
邀宾水上亭,披襟探毫素。
图成山吐云,绘出花垂露。
良辰足欢娱,肯为穷愁误。
作赋临清流,衔杯对高树。
红叶影苍茫,黄菊悲迟暮。
卷帘夜色昏,水田下白鹭。
未尽茱萸觞,客迷东郭路。
舟子遥相招,濯锦江头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