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不暖早春天,半阴半晴天际色。
寻芳路转上唐村,几树桃花开太极。
万青一色罗天宇,三三流水添新雨。
短筇冲碎旧时云,长裾香染烟霞紫。
烟霞洞里足芳妍,细草幽花都可怜。
望望望春春不尽,行行行乐乐无边。
楼台俯瞰东溟远,夹涧回廊芳草软。
芳草王孙非旧游,高歌慷慨声悽转。
高歌不与世间闻,雅调幽箜只自匀。
曲中颜巷无穷寿,操里青霞何限春。
人生寻春苦不早,花落山中春已老。
待将一脚踏断第一山前路,长与白云敦夙好。
不寒不暖早春天,半阴半晴天际色。
寻芳路转上唐村,几树桃花开太极。
万青一色罗天宇,三三流水添新雨。
短筇冲碎旧时云,长裾香染烟霞紫。
烟霞洞里足芳妍,细草幽花都可怜。
望望望春春不尽,行行行乐乐无边。
楼台俯瞰东溟远,夹涧回廊芳草软。
芳草王孙非旧游,高歌慷慨声悽转。
高歌不与世间闻,雅调幽箜只自匀。
曲中颜巷无穷寿,操里青霞何限春。
人生寻春苦不早,花落山中春已老。
待将一脚踏断第一山前路,长与白云敦夙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云山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感慨。首句“不寒不暖早春天”点明了时节,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氛围。接着,“半阴半晴天际色”描绘了天空的色彩,既不极端也不单调,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寻芳路转上唐村,几树桃花开太极”两句,不仅写出了寻找美景的过程,还巧妙地融入了“太极”这一哲学概念,暗示了自然与宇宙的和谐统一。桃花盛开,不仅增添了春日的生机,也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万青一色罗天宇,三三流水添新雨”描绘了广阔的绿色天地和轻柔的雨水,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短杖穿破云雾,长裙染上紫色烟霞,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与超脱。
“烟霞洞里足芳妍,细草幽花都可怜”进一步渲染了洞穴内的美丽景色,以及周围细草幽花的可爱。诗人通过“可怜”一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怜爱之情。
“望望望春春不尽,行行行乐乐无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旅途的享受,春光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乐事也无边无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愉悦状态的描述。
“楼台俯瞰东溟远,夹涧回廊芳草软”描绘了远处的楼台和蜿蜒的小径,以及柔软的芳草,展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感和细腻的自然美。
“芳草王孙非旧游,高歌慷慨声悽转”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在自然中释放情感的慷慨与悲凉。高歌之声虽未被世人听见,但诗人内心的旋律却悠然自得。
“高歌不与世间闻,雅调幽箜只自匀”强调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高雅情调,其音乐只有自己能理解,体现了个人精神世界的纯净与独立。
“曲中颜巷无穷寿,操里青霞何限春”将音乐与自然景象相联系,暗示了艺术与自然的永恒之美,以及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人生寻春苦不早,花落山中春已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错过美好时机的遗憾。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决心“待将一脚踏断第一山前路,长与白云敦夙好”,表达了继续探索自然、追求精神世界美好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