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
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杨时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美好祝愿。开篇“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两句,通过对荆楚与江左(今湖北、湖南一带)相望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深远的情感。这里的“荆吴”不仅指代地域,更象征着朋友间的心灵距离,即便相隔千里,也如同鹿群般自然而然地相随。
接着,“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两句,则是对出行者美好祝愿的表达。诗人希望朋友能在春尽之日返回,并且等到那时天空中有鹤飞过,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寓意着友情长存,犹如鹤影常伴。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两句,是诗人表达对朋友的敬仰和期待。这里的“樽中渌”比喻朋友品格高尚,如同美酒一般。诗人认为时间不会辜负这样的人才,而日月流转,也彰显了这种期待不受世俗羁绊。
最后,“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两句,则是对朋友未来之行的再一次美好祝愿。诗人希望朋友在旅途中能够寻找到真正的隐逸,并且在卧龙庵下定下一个期限,期待着友人的归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深远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
黄纸差符不肯留,飘然愿逐云水游。
纡朱拖紫不肯慕,甘著草衣披布素。
金珠斗量佩鸣珂,所得欢华能几何。
形气日随情欲蠹,曾不百岁同臭腐。
学仙岂必便成仙,人世且结清净缘。
弘景宁为轩冕锢,子平未免婚嫁累。
有田有庐誓弗归,有子有女弃若遗。
道成却往忾城郭,化作千年令威鹤。
伊耆嘘至和,薰播弥大地。
有声沸候禽,有色衒名卉。
丽景接川原,浩万历岁几。
于时不得乐,夫人自暴弃。
卑官徒劳人,忆昔续宾戏。
继忝隶部曹,厕迹于朝市。
未几乘汉鄣,归来从绮里。
誓当守衡茅,不复问行李。
方开陶径荒,遽惊周室燬。
时艰慨适逢,身存良自喜。
筑庐傍山栖,视家如客邸。
虽存蓬荜居,仅为燕雀芘。
兹辰薄游衍,携友忘汝尔。
书楼舒远眺,林芳犹蜕委。
麦陇连蔬畦,青黄错成绮。
野色入杯棬,山光浮屐底。
阳春艳欲流,霁景浩无际。
献酬乐佳宾,续广赖吾子。
朝来补吟事,粗不忝诗礼。
顾余八十叟,忘我忘忘世。
醺馀扶杖归,笑语喧童稚。
斯游固已适,未足穷乐意。
九峰苇可杭,相望在尺咫。
忧先天下忧,乐岂果在是。
忧乐存诸心,尚堪追禊事。
《塾楼春集次日和儿辈韵》【宋·卫宗武】伊耆嘘至和,薰播弥大地。有声沸候禽,有色衒名卉。丽景接川原,浩万历岁几。于时不得乐,夫人自暴弃。卑官徒劳人,忆昔续宾戏。继忝隶部曹,厕迹于朝市。未几乘汉鄣,归来从绮里。誓当守衡茅,不复问行李。方开陶径荒,遽惊周室燬。时艰慨适逢,身存良自喜。筑庐傍山栖,视家如客邸。虽存蓬荜居,仅为燕雀芘。兹辰薄游衍,携友忘汝尔。书楼舒远眺,林芳犹蜕委。麦陇连蔬畦,青黄错成绮。野色入杯棬,山光浮屐底。阳春艳欲流,霁景浩无际。献酬乐佳宾,续广赖吾子。朝来补吟事,粗不忝诗礼。顾余八十叟,忘我忘忘世。醺馀扶杖归,笑语喧童稚。斯游固已适,未足穷乐意。九峰苇可杭,相望在尺咫。忧先天下忧,乐岂果在是。忧乐存诸心,尚堪追禊事。
https://shici.929r.com/shici/ZLK2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