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泛月偶一逢,况值新秋清且美。
过望而复蔽东岭,白傅诗中悟其理。
急则计生因寻山,敌则气作且置水。
跋马西峰最高处,下视东岭乃眼底。
不踰时尚未黄昏,东海涌出银盘子。
大千世界一广寒,枣叶须弥难比拟。
徐徐策骑下崇椒,月随我共登舟矣。
谢家高致昔留诗,别开生面惟予始。
设云卿士在箕畴,旁求若济亦将企。
山庄泛月偶一逢,况值新秋清且美。
过望而复蔽东岭,白傅诗中悟其理。
急则计生因寻山,敌则气作且置水。
跋马西峰最高处,下视东岭乃眼底。
不踰时尚未黄昏,东海涌出银盘子。
大千世界一广寒,枣叶须弥难比拟。
徐徐策骑下崇椒,月随我共登舟矣。
谢家高致昔留诗,别开生面惟予始。
设云卿士在箕畴,旁求若济亦将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季月夜,独游西峰,赏月的雅趣。诗中以“山庄泛月”开篇,点明了活动的背景和时间,随后通过“过望而复蔽东岭”,巧妙地引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人借白居易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接着,“急则计生因寻山,敌则气作且置水”两句,既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的灵活应变,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登上西峰最高处,俯瞰东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壮丽。日落之后,东海升起一轮明月,诗人仿佛置身于广寒宫中,感叹宇宙之大,世间万物难以比拟。
最后,“徐徐策骑下崇椒,月随我共登舟矣”描绘了诗人缓缓下山,月光伴随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引用谢家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开创者,独自品味月下美景的自豪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境界。
濛濛膏雨远空迷,点滴圆纹水绕堤。
柳带喜如和醉舞,花房愁似宿妆啼。
烟笼麦陇连天阔,云映渔舟掠岸低。
廉使解分天子念,一篇骚雅慰蒸黎。
适去庄生邑,还临孔父乡。
仍闻旧隐处,近在武夷傍。
道气年长度,儒风日以光。
何时看解组,归去事仙方。
坐谈口苦渴,斋居志苦郁。
茗饮五松园,二者思兼括。
园丁结知心,汲泉火烹活。
香浮雪一瓯,畅言促双膝。
即此是家居,襟怀恕坦率。
犹忆前朝游,车马齐稠密。
今日天假缘,座无集宾列。
微雨洒亭台,我情更怡悦。
花鸟见精神,岩岫竞辽阔。
劳劳行役人,园林为蕴结。
壶茗乐团栾,不许说离别。
倪迂画岂迂,解事烟云抹。
相对暮忘归,归途迎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