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秋蝉喝》
《赋得秋蝉喝》全文
南北朝 / 张正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

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

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

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景象中的蝉鸣,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秋雁写遥天”,以雁阵在遥远的天空中翱翔,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雁群的飞行轨迹仿佛在天际书写着秋天的故事。

接着,“园柳集惊蝉”,描述了园中柳树上聚集的蝉,它们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听觉体验。这里的“惊”字,不仅指出了蝉鸣的突然和强烈,也暗示了蝉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进一步描绘了蝉的活动场景。蝉们在树枝间争相鸣叫,又在落叶之前展翅飞翔,展现了它们在秋季的活跃状态和生命力。这种竞争与活力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美。

“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通过风与声音的关系,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互动。在高风中,蝉鸣显得更加急促,而在树的近旁,则能感受到声音的连续性。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听觉上的感受,也隐含了对自然界微妙联系的理解。

最后,“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以“长杨”比喻蝉鸣的持久与不息,表达了对蝉鸣之美的赞叹。同时,将蝉鸣与古代音乐家蔡邕的琴弦相提并论,既是对蝉鸣艺术性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人文艺术之间关联的思考。这句话暗示了自然之声与人类艺术之间的共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蝉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正见

张正见
朝代:南北朝   字:见赜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张正见,(?——约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明君词》、《湓城》等。
猜你喜欢

玉楼春.桃花湾马迹

秦人占得桃源地。说道花深堪避世。

桃花湾内岂无花,吕政马来拦不住。

明朝与子穿花去。去看霜蹄剜石处。

茫茫秦事是耶非,万一问花花解语。

(0)

题曲水阁

危构跨奫沦,清宜涤世纷。

飞湍逢石转,漱玉隔山闻。

影乱林花落,丛幽涧草熏。

兹为褉饮地,何羡右将军。

(0)

赠惟政禅师

禅客寻常入旧都,黄牛角上挂瓶盂。

有时带笠穿云去,便好和云作画图。

(0)

赵南康可斋筑屋武康孟保园池乔木极有思致东野故庐藉以表出感古伤今成重游三十韵

东野英溪英,妙寄寒苦诗。

里社今有井,谁构亭覆之。

想彼异代贤,孤标夺葳蕤。

可斋出帝冑,结庐探幽奇。

分符庐山阳,归葺园与池。

高怀敦薄俗,万象共眇窥。

惟怜时不与,舟壑忽夜移。

身世付永摈,逸驾沦西驰。

我此偶窃稍,荏苒垂三期。

两获憩绝境,真与浮世遗。

牵裾古木底,洗屐官溪湄。

想像贞曜公,沦落长安时。

壮心侔元造,沥思抽肝脾。

衰谢入硬语,难以好爵縻。

此乡所自出,指点馀芳茨。

相去五百年,随胜营诗词。

清扬藉发挥,昧者迷藩篱。

孟公能归欤,赵侯今已而。

罢酒闻清弹,眼在空涕洟。

孰能经始初,欲绵无穷期。

再传至斯荒,旷望逝水悲。

丘壑漫独存,岂不重尔思。

拘情失寝处,触事逢乖离。

无端菊帽破,不管西风吹。

俛仰兴替间,惟馀鸥鹭知。

心遥岁年遒,行将谢尘羁。

我穷吟更穷,逐逐亦已疲。

有愧快士志,名盛位任卑。

制愁游学宫,弗读国朴碑。

四顾云树苍,雅道谁扶持。

(0)

雨中宿洞霄

青青九锁山,步步听潺湲。

雨重精神倦,云深意绪閒。

禽声依石树,泉溜出岩关。

落落仙踪在,何能见大还。

(0)

水仙庙

云翘雨佩有遗仙,香火宁随世道迁。

庙始大同年纪著,额颁乾化敕碑镌。

凤閒露辇荒瑶草,龙湿秋衣剪玉莲。

堤上创新谁述记,却无门外一泓泉。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