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江海志,烟雨一莎衣。
挂帆恨不早,白首心事违。
作斋跨幽塘,想像未觉非。
时倾半樽绿,自钓尺鲤肥。
芦花卧秋风,柳带摇春晖。
寄言宣城守,何必天际归。
平生江海志,烟雨一莎衣。
挂帆恨不早,白首心事违。
作斋跨幽塘,想像未觉非。
时倾半樽绿,自钓尺鲤肥。
芦花卧秋风,柳带摇春晖。
寄言宣城守,何必天际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平生对江海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烟雨一莎衣"形象生动,表达了词人在茫茫烟雨中独自行走,如同穿着轻薄的衣衫,无不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
"挂帆恨不早"则流露出一种对过去机遇未能把握住的遗憾感。"白首心事违"更是表达了随着年华老去,内心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作斋跨幽塘"一句则描绘出词人修筑斋室,跨过幽深的小桥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而"想像未觉非"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猜测和不确定性。
"时倾半樽绿"、"自钓尺鲤肥"则是词人在闲暇时光中享受自然美景,品酒垂钓的生活写照,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满足的情感。
"芦花卧秋风"、"柳带摇春晖"更是在不同的季节里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词人心中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寄言宣城守,何必天际归"则是词人通过诗歌传达给远方友人的信息,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羁绊,无需追求高远目标,只需在心灵的角落找到归宿的哲学思考。